文/吳一忠
日前健走運動時,行經某間診所前,看到一位身障者推著輪椅,似乎想進門求診,無奈鄉下地方沒有鋪設斜坡通道,他只能望門興嘆。我上前詢問有何需求後,找人用扛的方式帶他進去,他低聲道謝,我則是感慨萬千。
我曾服務於脊髓損傷者協會,每次開復康巴士載會員外出,光是如廁就傷透腦筋。有的單位大門狹窄,輪椅難以進入;有的機構門檻過高,只能用人力連輪椅帶人「搬」進去;好不容易進了廁所,若是沒有坐式馬桶,則必須留人在外把風,以通尿管的方式解決。
此種現象之普遍,連加油站和簡易地方法庭都不可免,許多身障朋友為了避免不便,只好攜背尿袋減少困擾。
此外,台灣無障礙環境欠佳,身障者搭乘大眾運輸工具非常不便,許多設施也未達到實效:導盲磚居然會導去撞牆、殘障坡道用欄杆圍住、四十五度超陡斜坡……都讓身障者產生畏懼,無形中也剝奪了他們行的權利。
就醫是基本人權,無障礙空間是「權利」不是「福利」,但是「台灣行,大不易」,身障者到診所就醫,通常都必須請人幫忙,否則無法跨越層層障礙;若是遇到急症,只能到大醫院就診,花錢又延誤病情,真是「艱苦啥人知」。
我深知身障朋友的不便,基於善念向醫師提出建言,為落實人人平權的理想,希望診所能設置斜坡通道,以方便輪椅族、老年人或行動不便者看診。醫師是位虔誠佛教徒,他很認同我的觀念,雖然改建花費不貲,但非常樂意支持。
沒多久,診所大興土木,門口不但鋪設了無障礙坡道,還配置安全護欄及扶手。一念悲心造福眾生,看到身障朋友順利推著輪椅看診,讓我感恩又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