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間學校推「老幼共學」7年 學生數增逾1倍

 |2021.10.12
1555觀看次
字級
屏東市前進國小的「樂智老幼學堂」,從2015年起開辦,當時一年級新生僅7至8名,如今7年過去,今年新生報到人數增長到19人。 圖/取自民眾醫院前進樂智老幼學堂臉書

【本報台北訊】青銀共融、老幼共學為熱門長照議題,屏東市前進國小的「樂智老幼學堂」,從2015年起開辦,當時一年級新生僅7至8名,如今7年過去,今年新生報到人數增長到19人,增加逾1倍。樂智老幼學堂由屏東市民眾醫院承辦,副院長蘇哲能表示,老幼共學讓小朋友學習長輩與互動,長輩亦可分享過往經驗,真實呈現「友善社區」。

過往一家三代同住三合院,父母早上去田裡工作,阿嬤打理家務,孫子在旁遊玩等,隨時都是老幼互動平台,如今隨著時代變遷,現代年輕人放學回家,關在房間打電話,因談論話題有限,不知道如何與長輩互動,失去了互動平台與機會。

「我們是沒有圍牆的共融校園」蘇哲能說,樂智老幼學堂課程中,會讓小朋友與長輩一起繪畫、玩美勞,也學會為長輩奉茶、搥背、洗腳等,失智長輩與孩子互動中,露出「含飴弄孫」的開朗笑容,小孩子也與長輩交朋友,更懂得親近長者,自然生成關懷的心,長幼之間不再有隔閡。

有民眾認為,失智長輩會突然行為異常、攻擊傾向。蘇哲能表示,失智長輩情緒波動、起衝突者多半是「熟人」,像女兒一直要失智媽媽吃飯,媽媽不想吃才會「回手」,不可能與陌生人有衝突,像樂智老幼學堂舉辦7年來,沒有任何一件衝突事件。另外現場有足夠的志工照顧長者,能參加日照的長輩也經過篩檢,不適合參與者也不會來上課。

蘇哲能表示,失智長輩並非完全喪失功能,就像是拼圖少了兩、三塊,短期記憶喪失、較有影響,但長期記憶仍記憶猶新,像年輕時參與農作的長輩,仍然清楚四季適合栽種植物,透過教導孩子獲得成就感,心情快樂自然不憂鬱,認知功能退化也較為緩慢。

以學生角度來看,會觀察到失智長輩動作遲緩、甚至記憶不好,蘇哲能說,這要讓孩子認識到,人隨著年紀增長,身體功能就會凋零代謝,或許可連結到家中長輩是否有同樣狀況,提醒家長應注意照顧,像是阿公容易摔倒或拿錯物品,應提前預防功能喪失或退化而造成傷害。

近日北市芝山國小響應「一學區一日照」,在校園設置日照據點,卻引來家長反彈。蘇哲能表示,許多家長認為學習國文、數學等科目,拼第一很重要,但教育的目的是服務人,不應為了追求成績而失去對人性的關懷,「那跟機器人沒差別」,他建議,從小應培養人文教育,出社會後回饋鄉里,才是辦學的初衷,不應讓友善社區淪為口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