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健身風氣盛行,「豆漿」被視為健身聖品,是運動後蛋白質的最佳補給品。但網路謠傳喝豆漿會引發痛風,營養師解釋,事實上,豆漿並不會誘發痛風。
痛風是因體內過多尿酸形成結晶沉積在關節處,造成的一種極度疼痛關節炎。由於尿酸是普林的代謝物,而打成豆漿的黃豆被列為中普林食物,因此許多健身者對豆漿是「想靠近卻又害怕」。
「台灣痛風與高尿酸血症二○一六診治指引」指出,國外研究追蹤四萬七千一百五十名四十至七十五歲非痛風患者的男性長達十二年,分析其飲食狀況和痛風發生的關聯性顯示,食用黃豆、豆類、蕈菇類等食物,並不會提高痛風發生的風險。
台安醫院體重管理中心營養師組長劉怡里建議,在急性痛風發作期,應盡量避免食用中高普林食物,但痛風和豆類相關性不大,中普林的黃豆打成豆漿後,普林成分會改變,不會誘發痛風。因此沒有痛風或非急性期的痛風病人,不必特別避開喝豆漿。若要避免痛風發作,應多喝水,尤其不可激烈減重,以免釋放更多尿酸。
風溼病醫學會前理事長、高醫免疫風溼科顧問教授蔡文展表示,預防痛風發作,透過藥物控制最重要,應將尿酸值控制在七mg/dL左右。若是健身者,也不需要刻意避免補充豆類製品,只要不暴飲暴食都可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