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一年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代表線上大會,總會長心保和尚(中)、署理會長慈容法師(右)、退居和尚心培和尚(左)與大眾相見歡。圖/國際佛光會提供
【人間社記者唐福良大樹報導】「二○二一年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代表線上大會」十月二日起於雲端召開,下午禮請總會長心保和尚闡述今年大會主題「智慧與創新」,期勉全球佛光人秉持創會總會長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的理念,以佛法智慧做為創新的根柢,創造各種好因好緣,為人間、為佛教做出更多的貢獻。
心保和尚首先引述署理會長慈容法師著作《幽蘭行者──佛教史上的改革創見大師》,書中列舉歷代多位高僧大德,不但深體佛陀本懷,尤其勇於改革創新,才使得佛教能在每個時代適應社會的需要,在當代大放異采,對佛教法脈的傳承,功不可沒。其中,星雲大師對現代佛教的各種改革及創見,更是繼往開來,是人間佛教的推動實踐者。
星雲大師一生倡導「人間佛教」,因為佛陀的教化是為了「解決人間的問題」、「增加人間的幸福安樂」。因此大師以開放、包容的智慧,因應人心的需求不同、得度的因緣不同,帶領佛光人以「佛光山四大宗旨」為起點,於文化、教育、慈善、共修等弘法方式上,不斷推陳出新,就是希望將幸福安樂布滿人間。
因此在教義上,大師以其慧解,用現代語言給予佛法新的詮釋,拉近了眾生和佛陀的距離,透露出人間佛教的特質──是智信的、是與普世價值融和的、是能給人實踐的。期許大家把握認識人間佛教的因緣,正確了解佛法的本意,適切地將佛法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心保和尚舉例,有的人以為「輪迴」是死後的事,其實輪迴就在現實的生活裡,面對人世的是非好壞,遲遲不能忘懷,把昨天的煩惱帶到今天、明天,就是輪迴;反之,你能夠化解煩惱,當下脫離輪迴之苦,就是解脫。
科技一日千里
開創弘法新契機
心保和尚指出,雖然科技發展一日千里,但是人類煩惱的本質,卻從古到今都不變。本之於「不忍眾生苦」的宏願,大師開創了各種弘法的新契機。例如:設立「佛光緣美術館」、成立「人間佛教讀書會」、創辦《人間福報》及《人間衛視》、推動「好苗子計畫」、推廣體育弘法,提升全民運動的風氣等,廣設各種善巧方便,給予普羅大眾接觸佛教、認識佛教的因緣。
這個世間,眾生是一體的,全球暖化導致氣候變遷,面對環保問題需要投入更多的因應對策。心保和尚表示,早在佛光山開山之初,面對滿山遍野的麻竹、水土流失嚴重的荒地,大師即展開整地植栽。近十年間相繼興建的佛陀紀念館、藏經樓,大師更將周邊樹木移植、生長的情況,視為要務。
近年,為了擴大對環境保護的推廣和實踐,佛光山與佛光會相繼發起「蔬食A計劃」、成立「綠色公益基金會」、展開「T-Earth植樹行動」、舉辦「綠色公益世界國際氣候論壇」,推廣蔬食救地球,分享環保經驗,進行林地復育,為平衡生態貢獻力量,攜手找回地球原有的生命活力。
大師也多次呼籲,保護外在環境,需要靠人類的自我覺醒,從心靈環保出發。假如人人都能淨化身口意,減少貪瞋痴,所謂「心淨國土淨」,外在環境的清淨將是指日可待。
行佛大平台
修行大道場
過去一般人就算有心想要學佛,也都是規畫在年老退休之後。但是在大師推動的「人間佛教」理念下,佛光山、佛光會是行佛的大平台、修行的大道場,佛法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能受用,這是大師續佛慧命的智慧創新。
心保和尚鼓勵大家進一步將信仰推展到家庭,傳承給下一代,從自己成為「佛光會員」,再讓家庭成為「佛光人家」,進而成就「佛光社區」,共創「人間淨土」,因為學佛是生命中最好的投資,是人世間一本萬利的好事。
「互助關懷,避免驚慌失措;彼此鼓勵,增加信心無畏」,心保和尚叮囑大眾,在全球疫情嚴峻的時刻,佛光人擁有共同的信仰,有大師推動的人間佛教做為依靠,希望大家全力配合政府的防疫措施,團結一心,祈願疫情在人類全體的共同防治下,早日遠離,世界平安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