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嘉敏
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相處方式,在家人間你一言我一語的互動中,逐漸浮現出各不相同的家庭語言;然而,卻又不是每位家人都能理解。
有一次,和阿伯及堂哥一起坐車出去,阿伯看見睡著的伯母身子一直傾斜下來,於是想要解開她身上的安全帶,幫伯母把身子扶正。正在開車的堂哥從後照鏡看到後,惡狠很地大吼:「這樣很危險!」
坐在後座的我,那一瞬間突然了解了,為什麼伯父情緒失控的時候就會大吼大叫,因為,他們父子倆已經習慣這樣吼來吼去了。「吼」是他們父子倆的共通語言,也是他們家的專屬語言。
語言有很多種,可以是有聲的,也可以是無聲的;而家庭的語言,往往夾雜著濃厚的情緒。就像阿伯一家的專屬語言──「吼」,表面上是憤怒,實際上卻夾雜著關心與擔憂。
因此,要解讀家人間的語言,有時需要像解摩斯密碼一般,去解讀箇中意涵。例如堂哥之吼,經過解碼後,會發現其實是充滿情感的語言,裡面蘊藏著親子之間的愛。
家庭的語言,無需華麗詞藻,只需細心體會,就能聆聽到愛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