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特教師獲獎肯定 靠使命感奉獻樂此不疲

曾博群 |2021.09.28
1582觀看次
字級
李兆華輔導人員辦理校友分享講座,邀請聽障畢業校友回校分享求職歷程並與學弟妹合影留念。圖/教育部提供

【記者曾博群台北報導】為鼓勵長期獻身特殊教育工作的優良特教人員,以及肯定致力特殊教育教學的研究者,教育部每年甄選表揚特殊教育楷模,28日公布今年大專階段優良特殊教育人員,分別由樹德科技大學李兆華及經國管理暨健康管理學院王慧霞獲得獎肯定。

擔任資源教室輔導人員逾6年的李兆華,曾於高雄社會局服務17年,在看盡人生百態後,深深體會陪伴除了可以改變現狀,甚至還可翻轉生命,由於大學期間曾修習特殊教育課程,於是轉換跑道進入樹德科技大學資源教室工作,期待引導身心障礙學生學習獨立生活,減輕家庭照顧負擔。

李兆華目前主要負責身心障礙學生的生涯轉銜輔導服務工作。她表示,有部分學生因自身障礙緣故,容易自信心不足,加上家長過度保護,獨立生活能力較為薄弱,加上對就業所需具備的工作條件缺乏正確概念,當面臨職涯選擇時,往往因迷惘而駐足不前。

多年的輔導服務經驗,最讓李兆華難忘的是輔導一位中度聽障外籍學生,該生除了有聽覺障礙,還具有亞斯特質,因生活習慣及文化差異,較難融入同儕團體,也常因思念家鄉親人而情緒低落,李兆華在瞭解學生的狀況後,常常陪伴支持他,並鼓勵他多參加活動,甚至主動請家長多關心,以緩解學生的思鄉情愁,經由李兆華的種種協助,這名學生已順利畢業並升學就讀研究所。

王慧霞輔導人員獲頒110年優良特殊教育人員。圖/教育部提供

今年另一位榮獲優良特教人員、任職經國管理暨健康管理學院資源教室的王慧霞,服務時間將近14年,個性活潑的她原本就讀幼保科系,因為對助人工作深具熱情,為了讓服務工作更專業,利用工作閒暇進修並取得社工師證照。

抱持著「給他魚吃,不如教他釣魚」態度的王慧霞,常常透過實際演練方式訓練身心障礙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並於演練過程機會教育學生思考問題處理策略或方法,引導善用周遭資源,鼓勵學生間彼此互相協助支持。

回首14年的輔導服務歷程,王慧霞表示,服務的學生雖然很多,但最讓她感動的是一位認真向上的重度腦性麻痺學生,經過她的協助及介入聽打資源,協助學生使用一指神功逐步完成作業及考試,並如期畢業。

王慧霞說,為了讓這位就讀高齡照顧福祉系(更名前為老人服務事業管理系)的學生能夠與社會銜接,她多次諮詢專家學者及家長團體,提供適切的支持服務,協助學生進行社會實習,學生也不負所望,使用電動輪椅跑遍基隆各投票所分析無障礙環境,完成實習報告,並於畢業後取得高考社工師證照,通過普考錄取為社會行政公務人員。

資源教室的工作雖然繁重,但李兆華與王慧霞因為樂於助人的心而能享受其中,樂此不疲,他們都對所服務的身心障礙學生有份使命感,看到學生不斷成長蛻變,除了帶來許多成就感,也是持續精進專業能力的主要動力。

特殊教育的工作雖具高度挑戰性,但李兆華與王慧霞常常因為身心障礙學生的蛻變而受到莫大鼓舞,抱持著「學生也是我們學習對象」的心態,樂觀地面對每一個挑戰,期許未來能夠協助更多學生,也期待學生們未來能夠成為別人生命中的貴人,散播出去更多助人的種子,讓社會更為良善美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