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染疫無症狀居多 醫師:有這三症狀立刻就醫 |2021.09.24 語音朗讀 234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兒童染新冠無症狀居多,醫師提醒,如小朋友如有持續高燒、呼吸費力、精神變差等務必立刻就醫。圖/unsplash 【本報綜合報導】北部地區爆發托兒所群聚,高醫小兒感染科主任李敏生提醒,兒童感染新冠,多數無症狀或症狀輕微,且症狀與感冒雷同,醫師建議,小朋友如有持續高燒、呼吸費力、精神變差等務必立刻就醫。李敏生表示,這次幼兒園群聚事件,讓很多家長擔心自己的小孩會染疫,但絕大多數的兒童個案,其實都是成人病患的接觸者或是群聚的一部分,且無症狀和狀輕微的約占60%,當中症狀輕微的約占40%,也就是絕大多數兒童,都無明顯症狀。土城醫院兒童胸腔暨重症加護科醫師邱俊哲說,小朋友感染新冠病毒不易辨別,如孩童有肥胖、糖尿或氣喘、心臟病等兒童,重症比率相對增高。台灣新冠病毒確診個案中,約7%屬於年紀小於20歲的兒童或青少年,換算約為1千人,而且只有3人符合重症定義。兒童新冠重症比率相較大人來說可謂少之又少,建議幼兒園最好落實,生病不上學,避免病毒傳播。邱俊哲說,當小朋友如有持續高燒、呼吸費力、精神變差等務必立刻就醫。李敏生提醒,一般家庭若有群聚,孩子即使沒有症狀也務必提高警覺。他說,兒童新冠病毒的跟成人差不多,大概2至14天,平均6天,症狀像感冒或過敏,很判斷。最常見的是發燒、咳嗽,流鼻水,肌肉痠痛,喉嚨痛等,但肥胖、糖尿病,氣喘或先天心臟病、神經疾病的兒童,重症比率都較高李敏生說,由於兒童症狀不典型,幼兒園或學校最好落實生病不上學,在家休息,以避免發生校園傳播。圖/unsplash他並表示,兒童居家快篩有年齡限制的,未滿2歲的孩童,最好到社區篩檢或醫院篩檢,超過2歲才能進行居家快篩。快篩前的溝通甚至模擬情境很重要,否則孩子害怕會閃躲,閃躲就會測不準,也可能捅出鼻血。家長幫孩子快篩時,可讓孩子站在胯間,一隻手固定孩子前胸雙臂,一隻手固定前額,若有流鼻血,則讓孩子的頭前傾45度,用食指拇指捏鼻翼加壓,就會止血 。李敏生說,快篩時需讓孩子的頭稍微往後, 鼻咽試紙伸入鼻孔約到耳洞的距離即可,如果碰到阻力就可以停 ,拭紙拿出來前要輕輕旋轉,因每個試劑不同,使用前最好參用說明書。 前一篇文章 教官退休改當村長 勵志故事變微電影 下一篇文章 新研究 多吃乳製品 心血管疾病風險低 熱門新聞 01全英古蹟遺產開放日 佛光山展文化魅力2025.09.2202佛光山大雄寶殿修繕上梁 人天同慶祈盼2026年啟用2025.09.2103佛光山供僧道糧 北中南總回向2025.09.2204楓紅嵐山2025.09.2205紐西蘭基督城路跑 捐贈4百棵樹2025.09.2206奇妙有趣 無花果2025.09.2207【友誼長存】相約北海道2025.09.2208防商標蟑螂 公路局申請淡江大橋商標2025.09.2109國中小校長荒 提早退休人數增2025.09.2210【生活 快門】您好,鴨!2025.09.2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肚子哪裡痛? 腹部九宮格助判斷吃完燒烤來顆綠奇異果 友善腸胃銀髮族自信走伸展台 每天一餐豆類主食 減少罹患癌症風險降低長輩孤單感 陪唱歌、聽音樂天天蔬果彩虹餐 護膚防止光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