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下蟾蜍是土包子

文/王道還.圖/atlantaparent |2021.09.20
857觀看次
字級

文/王道還

伊索寓言裡有一個故事,說的是鄉下老鼠到城裡訪問朋友,結果發現城裡是個危機四伏的地方,堅持立即回到鄉下。這個故事的寓意是:安於貧困的自足才是最好的處世心態。簡言之,精神生活比物質生活更重要。

但是一種美洲熱帶蟾蜍──東加拉蟾(Tungara frog,Engystomops pustulosus)顯示這則寓言太過一廂情願。這種蟾蜍有的生活在城裡,有的生活在鄉下。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學的動物生態學者郝夫沃克(Wouter Halfwerk)想知道城市環境對蟾蜍溝通行為的影響,於是到巴拿馬與美國同行合作。

生態學者記錄了11對雄性吸引雌性的呼叫,每一對都是城裡的一個地點,配上附近森林裡的地點,結果發現城居蟾蜍的歌聲比較複雜,而且唱得比較勤快。此外,牠們面對接近的生人反應也不同,林子裡的蟾蜍嘎然而止,城裡的蟾蜍則慢一些。

雄性東加拉蟾大唱求偶曲,有利有弊,利在求偶,弊在引起獵食動物(如蝙蝠)與寄生蟲(如吸血蠓)的注意。研究人員設法算出每一隻雄性引吭高歌之後吸引上門的雌性、獵食動物、寄生蟲,發現林子裡的蟾蜍招徠的都比較多。不過,若是讓雌性選擇,牠們會偏好城裡的雄性。研究人員的解釋是:城裡的蟾蜍面臨的危險比較少,因為城市不利於蟾蜍天敵的生存。因此牠們可以縱情歡唱、沉緬於歌唱。此外,城裡的雌性較少,雄性更需要以花俏的歌聲吸引異性。

那麼雄性求偶行為的改變是學習的成果,還是天擇的產物?於是研究人員另外做了一個實驗:把那些雄性以隨機方式互換區位,城裡換到城裡,或城裡換到林子裡;林子裡的換到另一個林子裡,或換到城裡。結果,城裡的雄性到了林子裡就改變了求偶行為,以適應危機四伏的環境,可是林子裡的雄性進城之後卻不知變通。

看來在蟾蜍世界裡,鄉下蟾蜍真的是土包子;城裡的蟾蜍才是見過世面(歷經篩選)的縉紳人士。伊索,你有什麼話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