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竹風草韻 編織雅趣風情 文/人間社記者王柏貞 |2021.09.20 語音朗讀 247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泰雅族織品「貝珠衣」。圖/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張真經作品〈竹編自由紋花器〉。圖/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莫永崇作品〈牛頭型花器〉。圖/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張憲平作品。圖/人間社記者王柏貞館外的花博吉祥物「石虎大大」。圖/人間社記者王柏貞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外觀。圖/人間社記者王柏貞陳景林作品〈執著〉。圖/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 藺草編織成品與轆轤式織蓆機。圖/人間社記者王柏貞張憲平竹編〈勾紋提籃〉。圖/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纖維牆以30多種原料製成。圖/人間社記者王柏貞賽德克族編織工藝師余美玲作品。圖/人間社記者王柏貞 文/人間社記者王柏貞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位於大里運動公園內,是台中市首座市級公立博物館,館內典藏具有歷史、文化、藝術價值的纖維文物,包括泰雅族傳統服飾〈貝珠衣〉、緙絲、藺草編織、竹籐編織等,典藏文物約1900餘件。纖博館於2018年10月開幕,是台灣首座以「纖維.時尚.綠工藝」為立館宗旨的專業博物館,展出文物以編、結、織、染、繡為主題,包括台灣原住民、漢人、中國西南少數民族、當代創作等四大類纖維工藝文物。台中向來以「大甲帽」聞名,清朝末年甚至以藺草編「龍鳳蓆」為朝貢品,在台灣的帽蓆全盛時期,大甲、清水、大安、苑裡等地婦女,從早到晚,藺草不離手,日治時期,帽蓆曾是台灣五大外銷品之一,也是重要的經濟命脈。人間國寶藝師 出身藺草世家竹籐編藝師「薪傳獎」得主張憲平,從小就在藺草堆裡長大,他的祖父母、父母都從事藺草編織工作,後來他雖然繼承家業,卻逐步走向竹籐編藝創作,在「玩」出竹籐編的樂趣後,縱橫經緯50年,展現竹藤編織的精緻雅趣。張憲平於2016年獲文化部授證「人間國寶」,為重要傳統藝術竹籐編保存者;2017年獲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他早在2000年就獲頒第6屆民族藝術「薪傳獎」,竹編作品充滿人文氣息,作品〈藤編提籃〉獲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由纖博館典藏的張憲平竹編作品〈勾紋提籃〉,以竹篾六角孔編作內體,體表以精緻細密的古錢紋樣裝飾,再飾以小勾子紋,提手圓滿而飽和,與六角形的提籃形成對比,整件作品以生漆髹塗,造形對稱,色彩古雅,紋飾繁而不俗,風華內斂。台灣纖維地圖 展現歷史軌跡纖博館2樓為常設展,牆上一幅漫畫版的台灣纖維工藝地圖,引導民眾了解台灣各地的特色纖維工藝產業,包括:三峽藍染、噶瑪蘭香蕉絲、新埔柿染、竹山竹編、豐原製麻、大甲帽蓆、和平泰雅苧麻、朴子刺繡等,民眾可透過AR擴充實境,深入了解台灣纖維工藝地圖。其中,台中豐原製麻可追溯自日本明治38年(1905年),日人為了包裝台灣蔗糖、米糧、榻榻米經線運回日本,由台灣製麻會社在豐原成立「黃麻紡織工場」,生產麻布、麻袋、麻絲等,當時東京、大阪還設有代理店。苧麻是泰雅族人製作服裝的材料,泰雅女性從小就要會種麻、剝麻、捻線、染色,以及使用水平背帶機織布。致力傳承泰雅族染織技藝的尤瑪.達陸,2016年獲文化部授證為「人間國寶」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是少數能完整呈現泰雅傳統染織20道工序的藝師。賽德克編織師 進駐纖藝星球出身賽德克族的編織工藝師余美玲,是台中市政府認證的第二屆工藝師,今年進駐纖博館B1「纖藝星球1」,致力編織工藝推廣。余美玲小時候經常一邊看外祖母編織,一邊聽著部落的有趣故事;外婆專注編織的神情,一直深深烙印在她的腦海中。921大地震之後,余美玲原本經營的美容事業大受影響,得知南投縣仁愛鄉清流部落有社區媽媽在教導傳統織布,她決定拾起梭子,學習賽德克族的傳統編織技藝,並藉由小時候與外祖母對話的記憶,開始與自己的文化對話。余美玲於2008年成立「台灣原住民編織發展協會」,靠著雙手,一絲一縷,延續賽德克族的傳統工藝美學,她除了嫻熟原住民傳統的平織、斜紋織、十字繡等編織技藝外,並著手創新,將代表賽德克族「祖靈之眼」的菱形圖騰,以及彰顯原住民精神的「彩虹橋」圖案,融入現代時尚風格。泰雅族貝珠衣 典藏藝術精品館內典藏的泰雅族「貝珠衣」織品,長94.5公分、寬45公分,重2.63公斤。館方表示,「貝珠衣」是泰雅族最貴重的衣服,衣服上所綴的貝珠多者可達12萬粒,擁有貝珠衣的族人,都會將它視為傳家之寶。昔日只有出草歸來的勇士、頭目、族長才有資格穿著。資深刺繡藝師劉翠爾(劉千韶)的作品〈天上人間〉,以中國傳統的龍鳳圖紋,運用釘線繡、輪廓繡、盤金繡、長短針繡、結粒繡、緞面繡、布絲釘線繡等多種刺繡針法,繡出象徵人間對美好事物的祈望與和諧。染織藝術家陳景林的作品〈執著〉,利用瓊麻及絲瓜絡,綴織纏繞,盤根錯節,展現草根韌性。陳景林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從事染織藝術超過30年,創作類型涵蓋纖纖藝術、天然染色創作、藍染創作等。此外,館內還典藏已故台南市竹籐編工藝保存者莫永崇的作品〈牛頭型花器〉、張真經〈竹編自由紋花器〉等作品;藝術家婁經緯的蠶絲編織作品〈海〉,利用蠶絲等天然纖維材質,表現出海洋的壯闊與質感。 前一篇文章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文化廳 探索古代科技 追尋先民智慧 下一篇文章 【台灣碗盤博物館】 手繪餐桌上食具 高溫釉下彩之美 熱門新聞 01佛光慈善音樂會 援助北宿霧重建2025.10.2202極樂佛光童軍慶重陽 童行陪伴信仰傳承2025.10.2303東禪寺考生祈福會 助正念自信應考2025.10.2204生日號碼 你是天人之選嗎?2025.10.2205【人生課題】愛與勇氣2025.10.2206動物園活動大解密 身分證號碼出現3個1機率多少?2025.10.2207【歷史點滴】林口的蛻變 從茶園、磚廠到新市鎮崛起(上)2025.10.2208東京池袋站出口都往西 外地客傻眼2025.10.2209【生活快門】歡迎光臨貓村2025.10.2210《星雲大師全集》 精選100種譯越南文2025.10.22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桃園‧大溪 山環水繞景如畫 流連忘返碧波間新竹縣.關西鎮 地形貌似彩鳳飛 風景秀麗美里庄 作者其他文章桃園.蘆竹 航空城外看飛機 時光疊影見幽奇金門.金城 朱子公講學浯洲 鄭成功練兵金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