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在法律界的應用日益普及。 圖/網路
編譯/韋士塔
你的下一位律師會不會是機器人?這個問題在幾年前可能被當成笑話,如今卻愈來愈接近實現。人工智慧(AI)軟體系統,也就是有能力自行升級和「思考」的電腦程式,已逐漸被法律界採用。
應用程式「DoNotPay」最初是免費的聊天機器人,利用AI提供法律諮詢,開發這個行動應用程式的布洛德(Joshua Browder)表示,這個軟體能夠幫助那些權利受到複雜官僚機構和大公司侵犯的人,只要點選螢幕上的按鈕,就能提告。
布洛德把「DoNotPay」稱為「世界上第一位機器人律師」,它能幫助用戶起草法律信函,只要提出問題,例如對停車罰款聲明異議,AI就會提供建議。布洛德說:「我過去曾被開過許多不合理的罰單,後來我發現,如果知道該如何申訴,就能節省大量的時間和金錢。」
這個應用程式推出後大受歡迎,目前已推出AI律師的法律服務,也能協助用戶寫信處理一系列問題,例如保險索賠、申請旅遊簽證、向政府或企業投訴、退還無法繼續使用的訂房或取消健身房會員資格。
法界人士預期,類似「DoNotPay」的工具會持續增加,或許有人認為人類律師會擔心工作被AI搶走,但事實上多數律師樂見AI興起,因為這些軟體可用來快速瀏覽和分類大量文件。司法界採納AI技術的起步較晚、速度也較慢,但AI法律軟體正逐步成為各地律師事務所的日常工具。
在倫敦The 36 Group律師事務所服務的律師霍布森(Sally Hobson),主要業務是刑事案件;最近,她在一場複雜的謀殺案審理中,使用法律科技新創公司「亮度」(Luminance)推出的AI軟體,因為此案需要分析一萬多份文件。霍布森表示,使用AI分析,比人工快了4周,且省下5萬英鎊支出。
「亮度」執行長薇佛(Eleanor Weaver)表示,律師使用AI來輔助工作已經成為常態,目前全球已有55個國家、超過300間律師事務所使用該公司的軟體。
目前,AI軟體在法律界主要扮演助理角色,輔助律師進行資料檢索、數據分析。專家認為,AI具有學習功能,能持續自我改善,並根據不同案例調整分析方式,未來可望逐步接手難度更高的工作,例如設計辯護方案、搜索可引用的判例等。
此外,AI法律助理也能提供合理的預測,透過機器學習功能分析判例後,預測可能的判決結果,讓律師依據這些預測擬定更合適的建議,供客戶參考。
AI法律助理,有機會「成長」為獨當一面的機器人律師,未來也不無可能出現機器人法官。薇佛對這個前景的看法較為保守,她認為機器人無法完全取代人類,司法領域並不是非黑即白,判決時涉及人性化解讀。不過,英國首席大法官薩斯金德(Richard Susskind)教授認為,如果AI能夠準確預測法院判決的結果,或許可以用來協助法院消化積壓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