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洪貞
一直很喜歡傳統市場的熱鬧氛圍,在這兒不僅可以享受購物的樂趣,也可以看盡人間百態。
每隔一段時間,市場尾端就會出現兩個八十多歲的阿伯。兩個人長得一模一樣,高高瘦瘦理著光頭,手上長滿了厚繭,臉色紅潤、動作俐落。他們頭戴斗笠,穿著白色汗衫,配著加長到膝蓋的黑色四角褲與藍白拖,一副鄉土模樣。
他們賣一些自己種的農產品,有芭蕉、野菜、竹筍、冬瓜、玉米、南瓜、絲瓜、木瓜、芭樂、柚子等。雖然量不多,但是很新鮮,而且不同季節就會有不同的蔬菜。
聽說他們是雙胞胎,生長在木柵的山上,家裡是務農的,以前專門種植茶葉和香蕉、柳丁。父母離世後,沒有後輩願意接班,讓田地荒廢了好些年。
十多年前,他們兄弟相繼退休之後,多了很多空閒時間,於是相約回山上住,繼續種作父母留下的田地。既是一種傳承又可以勞動筋骨,一舉兩得。
於是他們開始整地種菜,沒有壓力也不趕時間,累了就喝茶聊天,兄弟倆過著神仙般的優閒生活。山上住膩了就回市區住幾天,反正兒女已各自成家,老伴又先走了,一個人的生活可以很自由、很隨興。
成熟的蔬果吃不完時,就把它們整理好,騎著已有三十多年車齡的「老野狼」載來市場賣。他們覺得,來菜市場可以和大家搏感情、交交朋友,因為不是為了賺錢,所以不需要秤子來計較斤兩,自己種的就「俗俗賣」,只要大家開心歡喜就好。
由於他們個性樂觀豁達、親切和善,賣東西很隨意,談吐又很幽默,遇上年紀相當的叔伯都以兄弟相稱,國台語交雜地談政治上的五四三、談生活中的柴米油鹽。所以每次來擺攤,都會聚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攤子前永遠笑聲不斷。
婆婆媽媽也很喜歡買他們的蔬果,因為不僅有買有送,而且鮮嫩好吃。買熟了,總會提醒兄弟倆「不用那麼認真啦」!他們聽了,也都會笑呵呵地回答:「我們是做健康的啦!」
可不是嗎?因為有工作、有目標,所以生活規律、身心健康。另外,兩兄弟已七老八十了,還可以同住一個屋簷下,享受親情的滋潤,與手足共度晨昏,那樣的幸福和快樂,何嘗不是健康的泉源?所以他們說是做健康的,一點都不為過。更何況能種出受歡迎的作物,對他們來說也充滿了成就感哩!
市場就是這樣,哪怕只是個小攤子,也能帶來歡樂和啟示。讓我知道,一個人即使老了,也要把每一天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