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植物記》月桃

◎潘富俊/文‧圖 |2007.10.19
1049觀看次
字級

角黍懸蒲俗共誇,漫驚蹤跡滯天涯;海東五日標新樣,兒髻環簪虎子花。──朱仕玠〈瀛涯漁唱〉


作者在詩中自註,說虎子花即月桃。每年仲夏開花時節,剛好在端午節前後,「台人取其葉以為角黍」(角黍為棕子的古稱);因此月桃和菖蒲、艾草一樣,已成為台灣端午節的代表植物。人們除在門前懸掛菖蒲、艾草及榕樹枝外,亦常摘採清豔的月桃花,插戴於兒童頭上,以為佳節點綴。南部及東部地區,至今仍保有端午取用月桃葉包粽子的習俗,其特異的香氣與一般竹葉截然不同。

月桃所屬的薑科植物,是熱帶地區主要的代表植物之一,世界各大洲均有分布,喜生長在潮濕的林地下層地表,耐陰性極強。月桃分布範圍極廣,除常見於台灣全島低海拔山野外,尚分布華南、馬來半島、爪哇、琉球、日本等地。

月桃古稱玉桃。歷來中國古文獻記載甚少,僅明代《植物名實圖考》一書將其列為群芳類,有極短的文字介紹,說「葉如芭蕉,抽長莖,開花成串,花苞如小綠桃」;又說「偶一有之,故人罕見」,是長久以來被忽視的植物之一。台灣古文獻記載亦少,要到清康熙年間撰成的《諸羅縣志》(一七一七年)才有登錄,上述朱仕玠的詩作則又相隔了約莫五十年的時間。
               
月桃直立的「莖」,其實是葉鞘環環包被形成的假莖。將葉鞘剝取後壓平晒乾,可用來編成繩索、置物籃或草蓆等,在日本時代曾是重要的手工業產品;直到今日,仍是中南部及東部鄉間很特殊的民俗技藝,偶可見販售。種子具辛香味,被用作同科藥材植物──砂仁的替代品,是製作爽口沁涼藥品「仁丹」的原料,至今猶有使用。(遠流出版公司提供)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