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何時
李周氏推開柴門,先望望院左的豬圈,六隻肥嘟嘟的豬仔睡得正好,比較敏感的聽到推門的咿啞聲,抬頭看了看,見無異狀,躺平繼續牠的好夢;再望望右邊的雞塒,大部分雞隻已跳上木架,只兩隻公雞在泥地上耙抓。這才滿意地關上後門。
這原是入睡前該做的,但今晚德慧尼師會到陳大戶家說法,陳夫人早早就通知,把握難得的機會來聞法,若有疑問也可以當面請教。李周氏要趕去聽法,於是把工作早早完結。
親近德慧尼師的都是婦女,師父不想信女因常到寺院而引來家人嘀咕,於是常勸誡,只要把家持好,公婆侍奉穩妥,孩子用心教育,若行有餘力,多少照顧街坊鄰居的苦處,就是及格的佛弟子了;若要聞法,她春秋兩季會各下山一次,藉合適的所在隨緣佈教,盡量滿大家聽經聞法的願。
李周氏揣上一塊藏青色的厚棉布要供養尼師。她今年家庭平安、六畜興旺,都歸功於去年聽經的福報,今日要藉機感謝。
佈教會結束,即將散席之際,李周氏雙手將棉布奉上,德慧尼師今日說法,句句說到心坎裡去,像服了一帖熱呼呼的補湯,可真受用。
德慧尼師歡喜地接過供養,隨手放在佛桌上,與陳夫人送眾人離開,這才轉身拿起棉布,微笑著跟李周氏說:「妳的信施我收了,佛菩薩也見證了。布施得福,妳必有福報。」李周氏聽到法師的祝願,滿心歡喜。
法師和氣地接著說:「途中遇見妳大家(婆婆),節氣已過霜降,見她還穿著薄衫,可能抵不過霜寒。可否麻煩妳將這布去為她裁件棉衫?」李周氏接過棉布,紅著臉說不出一句話來。
法師拍了拍她的背,安慰道:「肉身菩薩廳堂坐,妳恭敬她幾分就得幾分福報。這是最切實的修福。」李周氏若有所悟,懷著法師交代的棉布,欣然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