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如何理解拜登談話

 |2021.08.24
6605觀看次
字級

阿富汗局勢急轉直下,美國拋棄盟友引發「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的質疑。美國總統拜登對此公開駁斥,強調台灣和阿富汗不同,並將台灣和北約相提並論,稱若有人要入侵北約,美國會做出回應,對台灣也是。

對台灣人來說,眼見美軍在阿富汗重演一九七五年西貢淪陷的覆轍,甚至是一九四九年國共內戰的翻版,很難不去聯想台灣會不會成為下一個犧牲者。

但拜登的公開保證,完全突破了美國對台的官方政策,等於是給了一劑定心丸,我們又該如何看待美方的「言與行」呢?

首先必須理解,拜登因為撤軍倉促,此刻正面臨國內外排山倒海的指責聲浪,他必須迅速處理回應,設法抵消棄守阿富汗的負面影響。因此不能排除拜登的挺台言論,只是情急之下的一時口誤。果不其然,拜登發言後不久,白宮高層官員就向路透匿名放風,說美國對台政策維持不變,拜登「說錯了」。

拜登不只拿北約來談台灣,還提及北約第五條,這就不一樣了。北約第五條是指北約任何一國被攻擊,等同全體被攻擊,成員國就要作出反應,也就是「共同防禦」條款。因此第二種可能是拜登的「失言」,其實不是失誤,而是深思熟慮地裝作一時失言去試水溫。

類似例子在所多有,如美國本來對「中日釣魚台主權爭議」是沒有立場的,半年前美國國防部發言人約翰.柯比說支持日本對「尖閣列島」的立場,然後美國又有發言人澄清說「釣魚台政策不變」,表面上只是一時「口誤」,但這一來一往,已足以讓外界產生美國改變立場的印象。

還有一點,拜登說台灣、南韓和北約有根本上差異,但沒有進一步說明有何根本差異。

我們從北約第五條來看,美國出兵阿富汗,北約成員國也派兵,就是以美國被攻擊、北約有責任集體回應。美國和南韓有共同防禦條約,和台灣則沒有,這或許就是拜登所謂的根本差異。那麼我們又該如何相信拜登的話?畢竟他並沒有明確說出「假如解放軍攻台,美軍就會協防」!

無論如何,拜登談話可視為美國對台灣安全更堅定的承諾。在拜登之前,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才說美國對台灣的支持,一如對以色列般堅定。某種程度上拜登的「失言」,是把美國對台實際在做但不能公開的情況說了出來。

拜登政府因阿富汗撤軍飽受批評,與當年杜魯門政府因中國赤化所遭受的抨擊很相似。拜登因此有任期內絕不能再有第二個阿富汗的壓力,就如同當年杜魯門政府不能再有第二個中國,否則美國在北約盟國眼中將威信掃地。在這樣的氛圍下,美國已沒有再軟弱的空間,有助於美台安全合作的正面發展。

不過拜登雖強調美國對盟邦或盟友的承諾絕不改變,並將台灣與日本、南韓等盟邦相提並論,如前所述,台灣和美國並沒有協防條約,因此不能看作美國將台灣當成與日、韓相同的盟邦。

台灣的安全最終還是要靠自己,誠如蔡總統所強調,台灣唯一的選項,就是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讓自己更強大、更團結、更堅定保衛自己。所謂自助然後人助,就是這個道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