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文珍 紀錄努力活著的人生 文/黃作炎 |2021.08.07 語音朗讀 275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逃跑的人》反映高工時、低收入的移工困境。圖/曾文珍提供曾文珍正在沿路收集聲音,做為影片音效。圖/曾文珍提供《逃跑的人》片中,草雲和女兒在車上凝望窗外。圖/曾文珍提供移工的生活和一般人一樣,有歡笑有悲傷。圖/曾文珍提供 文/黃作炎長期關注「長照」和「移工」議題,曾文珍坦言,「所有的創作,全都是為自己而拍的」,因為她沒有結婚、沒有孩子、上有父母,未來勢將面臨「老病後如何過好一點」的焦慮。「這一堂生命課題,每個人都必須思考,我就當作是對未來的預習,提前做好心理準備!」2011年,曾文珍拍完新住民女性主題的《夢想美髮店》。之後透過《四方報》創辦人張正與廖雲章夫婦,認識在台灣四處流浪的移工草雲和維興,決定續拍《逃跑的人》,沒想到這一開機,前後融入她們的生活8年──6年拍攝、2年後製。曾文珍如同電腦裡的記憶卡,不斷經歷一趟趟沉重卻又刻骨銘心的旅程。下決心為家人犧牲曾文珍事後常想著,如果換成是自己,是否能像這群人一樣,願意為自己的家庭如此犧牲奉獻?是否肯為了做好工作,下決心努力學印尼文、越南文,去跟不同語系的人溝通?為了理解移工的家庭文化和生活脈絡,曾文珍親自至越南拍攝2次,以釐清內心的疑問:「為什麼她們要來台灣工作?她們說家庭很貧窮,究竟是窮到怎樣的狀況?」看過之後,曾文珍確信,所有的一切,果真是台灣人無法想像的。模糊身影化為看護台灣目前有高達71萬名東南亞移工,在路上、公園、醫院、市場……常能見到一些推著輪椅、照顧老人的外籍女性移工;假日在公共場所,也常能聽見同樣黃皮膚的人,講著台灣人不熟悉的語言,但話說回來,台灣人對這些來自東南亞的新朋友,又有多少理解?這些占移工總數1/4的女性勞動者,透過兩國仲介,被引進到台灣的照護機構及家庭,擔任看護或家庭幫傭,她們努力學習照護技巧與中文,希望在異國能遇到一位好雇主,模糊的身影,全部被統歸為「台灣的社福移工」。移工夢的斑斑血淚但另一方面,她們同樣是自己家裡的女兒、姐妹、妻子或是母親,與你我一樣煩惱家中的經濟問題、擔心賺了錢卻誤了青春、離久情疏愛人變心、因丈夫有外遇而難過、因見不到家人而流淚、想爭取雇主同意休假時能報讀印尼空中大學、努力存錢編織日後返鄉的創業夢……至於這群「不告而別」的移工,處境更困難。她們或因制度僵硬不公及雇主不同意,不能轉換工作;或受不了雇主長期不合理對待,寧可鋌而走險逃離;或因各種原因將被送回母國,卻憂心當初向親友借貸的保證金難以歸還,不得不合法轉為非法……合法變非法難生存由於非法身分,「逃跑外勞」失去合法居留權,不但要擔心隨時會被警察追緝遣返,尋找工作也常被欺瞞壓榨,生病也無法使用全民健保就醫治療,工作及生活都難以安定……偏偏這樣的身影,在台灣屢見不鮮。多年來,曾文珍陪伴移工們一路奔走,卻成果有限。「片子看到最後,某種程度其實是在打臉台灣!」她犀利地說,移工所面臨的嚴苛勞動環境,以及支撐原生家庭的壓力等,逼迫她們不得不逃跑,但管理單位卻選擇不聽不聞,一切只依法行事。不少移工骨灰歸鄉片中,移工的人生同樣有淚、有笑,有歡喜、有哀傷,也有惋惜。像是劇中的主角草雲,曾被騙過、不得不逃跑,為了生存,即使身體嬌小,也得扛起水泥、蹣跚在工地打零工。她嘗盡各式各樣勞苦和辛酸,遇到困難卻不放棄,不斷奮力保護自己,最後熬過艱難,幸運找到視她為家人的雇主,而她也認真負責,陪雇主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與片中其他身心嚴重受創,或化為一罈骨灰歸鄉的移工姐妹相較,草雲自認還算是「幸運」的。她任勞任怨,扛起家鄉的重擔,在歷經4000多個逃跑的日子後,終於安全回到家鄉。天性樂觀的她,在嘗盡人生百味、曲折婉轉,如今在故鄉設法幫助其他有意來台的姐妹,不再重蹈她的覆轍,開啟自身另一片天空。認真活著真是幸運另一位女主角維興,逃跑之後努力在小工廠工作,拿起原本不熟悉的畫筆,在紙上、牆上作畫,用畫作表達、發洩,抒解難以說出口的心事與壓力。她心繫家人,珍惜曾經照顧她的貴人。《逃跑的人》英文片名為《Lucky Woman》,取意兩位女主角選擇「吃苦如吃補」的人生,雖苦猶樂,甘之如飴。就像努力活在這世上的男女,奮力一搏,掙扎前行。曾文珍認為,換個角度來看,這部紀錄片也在鼓勵觀眾,原來,社會的角落裡還有這樣認真面對自己的、努力活下去的人,他們在受苦之後,依然樂於助人,以無私的互助,取代哀怨和憤怒,十分難能可貴。「這些來台工作的女性,幫我們扮演了這些角色,她們其實就是我們──努力活下去的我們。讓人們明白:活著,真好!」關心人的生命歷程曾以《春天:許金玉的故事,2002》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的導演曾文珍,片中主角是一個養女、一個女工,也是一個女政治犯,在跨越近一世紀的人生中,透過多重角色展現台灣女性堅毅、豐富的生命力。一如許金玉一生執著於理念,生命充沛有力,曾文珍導演對於拍攝紀錄片,同樣執著理想,長達27年間,作品在在關注主角的生命歷程,包括:《台北女騎士,2002》、《世紀宋美齡,2003》、《夢想美髮店,2011》、《長情的告白,2015》、《日落之前,2019》及《逃跑的人,2020》等作品。目前全台灣統計有46萬多名失能老人,卻僅有2萬多名合格照服員,人力跟比例嚴重不足,尤其缺乏年輕人和男性投入。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與穀得電影,曾委託曾文珍拍攝《長情的告白, 2015》,她從5位照顧服務員的角度,觀察被照顧者的家庭,也近距離探索照服員的內心世界。從成衣加工轉行的「鳳嬌」、新住民姐妹「建紅」、師範體系畢業的「佩樺」、中年轉業的「文塗」、還有原住民阿姐「斗佈」,他們都是一個個家庭的超級英雄,不論假日平日,不畏風雨曝晒,走入需要幫助的家庭。在專業之外,他們還會陪伴被照顧者、家屬聊天,不僅照顧身體,也撫慰及溫暖他們的心靈。回憶拍攝過程,曾文珍特別感謝那些願意讓她帶著攝影機、走進家裡拍攝的家庭,「願意被外人用攝影機拍攝自己脆弱病痛的一面,這不是任何人能做到的事,正因為他們的無私,可以使觀眾直面當前社會的現況,省思老照的困境」。 前一篇文章 Johnni Nielsen 義賣為圓台灣囡仔足球夢 下一篇文章 孤島3里長互助挺過黑暗期 自嘲:居民和動物瘦一圈 熱門新聞 01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2社論--大罷免、大讓步、大對抗2025.05.0903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4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05【草木堪為友】一樹紅艷的行道大使 南洋櫻花羊蹄甲2025.05.1106【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07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2025.05.1108【生活智人135】企業家媽媽 蒙哥馬利 深諳育兒之道2025.05.1009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42025.05.0910科技傳母愛 點亮盲母新視力2025.05.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尤英夫 40年公益軌跡不停歇羅素如 北海岸弱勢家庭守護者林妤恒、白琳 「小鬱亂入」讓憂鬱症變可愛 作者其他文章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洪麗芬 矢志為台法文化推手丁曉雯 用歌詞傳唱真情故事李三財 由東南亞跨文化連結南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