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創辦 佛光山7所系統大學 羅智華 |2021.08.03 語音朗讀 269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佛光山佛光大學景色宜人,由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發起「百萬人興學」創辦的大學。圖/佛光大學提供楊朝祥感謝星雲大師的肯定與信任,讓他和團隊可以在任職期間全力衝刺。圖/佛光大學提供繼往開來、承先啟後!在海內外貴賓線上見證下,佛光大學昨天上午於雲起樓舉辦「朝立典範.卓越非凡.第七任校長交接典禮」,由校長楊朝祥交棒給新任校長何卓飛,透過「典範傳承」寫下佛大歷史性一刻。楊朝祥卸任後將專任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總校長,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創辦的七所系統大學,打造成緊密結合、資源共享、且融和佛教元素發展辦學特色的卓越學府,為全球高教樹立典範。圖/陳碧雲交接典禮採實體與視訊方式並行,佛光山宗長心保和尚(中)代表星雲大師頒授「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總校長」、「名譽校長」聘書予楊朝祥(左),致贈「新任校長」聘書予何卓飛,並監交印信交接,場面隆重溫馨。圖/佛光大學提供 【記者羅智華宜蘭報導】繼往開來、承先啟後!在海內外貴賓線上見證下,佛光大學昨天上午於雲起樓舉辦「朝立典範.卓越非凡.第七任校長交接典禮」,由校長楊朝祥交棒給新任校長何卓飛,透過「典範傳承」寫下佛大歷史性一刻。楊朝祥卸任後將專任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總校長,將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創辦的七所系統大學,打造成緊密結合、資源共享、且融和佛教元素發展辦學特色的卓越學府,為全球高教樹立典範。星雲大師一心辦學 嘉惠成千上萬學子交接典禮採實體與視訊方式並行,並在佛光山架設第二現場,由佛光山宗長心保和尚代表星雲大師頒授「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總校長」、「名譽校長」聘書予楊朝祥,致贈「新任校長」聘書予何卓飛,並監交印信交接,場面隆重溫馨,典禮全程亦於「佛光大學@宜蘭」臉書粉絲團直播,吸引全球民眾線上觀禮。為幫助佛教提升、為社會作育英才,星雲大師投入數十年耕耘,攜手百萬人興學之力,在海內外創立美國西來大學、嘉義南華大學、宜蘭佛光大學、澳洲南天大學、菲律賓光明大學、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佛光山叢林學院等七所學府,不僅教育版圖涵蓋南、北半球,更是台灣第一個跨國、跨洲的「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這樣的成果得之不易,辦學之路可謂篳路藍縷、困難重重,但「關關難過關關過」,大師一路走來從未放棄、始終堅持信念,因為大師相信「教育,是興隆佛教的根本、是佛教發展的命脈」。大師的一心辦學不只成就令人讚歎的「教育奇蹟」,更讓教育法水流向五大洲、嘉惠成千上萬學子。正因辦學不易,因此星雲大師期望能借重楊總校長之力,繼續帶領系統大學再創新局。楊朝祥大師付託 任系統大學總校長「今天對佛大來說是個因緣殊勝的歡喜日子,迎來兩位校長就職,一位是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總校長,一位是佛大新任校長。」佛大董事長慈惠法師典禮致詞時特別帶來星雲大師的話,感謝楊總校長「這一路辛苦了!」,任職期間不僅帶領佛大走出了方向,更奠定良好基礎,楊總校長十分了解大師辦學理念,兩人對教育的心念相應,大師深知私立大學經營不容易,因此殷切期盼楊總校長能「再發心」,接下總校長之位,幫他把創辦的七所教團系統大學照顧好,也期許接棒的何校長發心辦學,佛光山與董事會將全力支持佛大。「一日佛光人、終身佛光人。」回首來時路,楊朝祥表示,來到佛大十一年,但他感覺彷彿只有十一天,因為美好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這段時間他充滿感動、感佩,擔任大學校長原非他人生規畫,但被星雲大師「把智慧留給自己,將大學留在人間」的慈悲智慧感動,決定接任校長;在他心中,佛大就像個溫馨大家庭,永遠不缺電,因為長年來都是用愛發電。一路走來,他十分感謝大師及百萬功德主支持,與教職員工生努力,讓佛大得以持續樹立典範;接任總校長後,未來他將全心帶領七所教團系統大學緊密結合、資源共享、邁向卓越。何卓飛八大願景 將打造無疆界大學而正式接棒的何卓飛致詞時除感謝楊總校長為佛大打下堅實基礎,完成系所整併、通過教育部評鑑、打造佛大成為企業最愛大學、獲台灣學術資源影響力肯定、女籃連續打入四強等亮眼成果外,也談到接下來將秉持大師「義正道慈」理念,推動佛大學院與書院雙主軸辦學、校務革新與組織改革、開發生源與在地合作、建構樂齡學園、系所專業與佛教結合、打造國際級蔬食產業研發基地、建構身心靈健康管理專業學院、推行產學育成一條龍機制等「八大願景」,他定將盡心盡力、全力以赴,將佛大打造為廣納各地學子的「無疆界大學」。為展現佛光山與佛大一脈相傳的同根精神,佛光山亦特別致贈佛大三棵菩提樹,在交接儀式完成後,由楊朝祥、何卓飛與董事會代表有真法師及三位副校長攜手植樹,種下感恩、希望與信心;現場並進行「建校二十周年紀念碑揭碑典禮」,石碑上刻著由星雲大師親自揮毫的墨寶「行道天下」,藉此象徵典範與智慧的永續傳承,為校長交接典禮畫下圓滿。 前一篇文章 佛光大學校長 何卓飛接任 下一篇文章 自然文化融入社區教育 終身學習不間斷 熱門新聞 01【生活課題】 建立無血緣家人關懷網2025.07.0302當義工 可延緩老化2025.06.2903兩碗麵的溫柔2025.06.2904課徵糖稅、糖捐 逾7成民眾支持2025.06.3005百年演化 男性體型增幅是女2倍2025.06.2906拍戲受前輩啟發 體悟堅持2025.07.0107蘭陽別院閱讀研討會 愛書人研討生死關懷2025.06.3008清涼一夏 動物避暑妙方多2025.06.2909台北.信義 摩天映照繁華景 古道穿林影入亭2025.06.3010【植物觀察】一樹白雪 偶遇澳洲茶樹2025.06.29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為學生健康把關 南市發表營養教育專書佛大參訪汶萊 辦學特色獲當地高中肯定 南華雲水書車成果展 展現全台首創由孩子創作AR繪本 校外文化體驗計畫開跑 逾5000名師生走出校園口腔保健 壽山攜手獸醫為狒狒拔牙、根管治療策展水圳故事 小學生化身自然觀察家 作者其他文章宜蘭普查歌仔戲 成果亮相佛大特色科系 分發率逾80%南華7學系滿招 再創佳績佛大攜手企業 推零碳旅遊種樹計畫動物聯合國 珍古德為保育發聲佛光大學薪火相傳 畢業生邁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