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詩作手稿圖/田運良
文/田運良
書櫃最上層好幾疊的「文學家手稿」,正是我己值得小小驕傲的珍品藏寶。每每翻取出妥包安置的信函箋紙、詩作文稿、書藝墨寶,都如聖啟出土古物般地小心翼翼,它們約略泛黃斑駁、稍有缺摺破損,靜靜隱隱埋著豐厚溫潤文采、卻時不時映著荏苒磨礪出的熠耀光采……恭謹攤開一頁頁歲月,每每感動於紙面浮上的詩文壯景:寅夜孤燈下,耄老作家佝躬著身,就著斑駁書桌、推著老花眼鏡、循著靈感詩思,專注於布展每一字每一句的盛世千秋。
這群幾是國寶級的瑰貴藏品,曾是好幾載的文學服務歷程裡,策畫每屆台北文學季「公車捷運海報」詩文邀稿而展示在車廂內的文學風景;數次與企業、藝廊、美術館之文學異業合作而企畫編入雜誌的專題文學書寫;於外交部《臺灣光華雜誌》刊頭首頁新闢的「臺灣浮詩繪」詩詠臺灣專欄而巡旅全島人文風光之筆藝;乃至為佛光大學中文系策辦三次文學微旅行(與宜蘭吳沙文化基金會參訪開蘭吳沙故居社區兩次、與頭城鎮龜山島社區發展協會辦過登臨龜山島一次)致寫蘭陽史地詩情而盡呈在地壯美等等。詩人文學家提筆手寫疾書,以演示筆跡文采、以入稿雜誌首頁、以編成文學專輯、以出版詩選專書、以展繹藝文空間,行筆書寫揮灑下的靈思溫潤,都是獨美絕彩的人文風景呀。
日前,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特捎來大函,期望我能提供詩作手稿以收藏,並剴切表達「蒐藏作家及名人手稿是國家圖書館重要的工作,是社會文化的傳承。在資料的典藏上,國家圖書館代表台灣,將手稿、信札等資料捐贈給國家圖書館,乃可大可久,千秋萬世之業。」幸蒙盛情邀約,才初初展信敬閱,就震撼、欣喜到無比受寵若驚的幾近癲狂呀!
交稿延宕多日,雖有陳年珍藏的軍旅時的鋼筆字草稿、雖有早年與詩壇前輩往來的泛黃書信……但最終還是重再執筆啟寫、抄錄年初發表在聯合中時自由三大報的〈陰影裡有光——躲在我自己內,沉思〉、〈致我們——站在二二八紀念碑前,沉思〉、〈遲到早退之必要——在民國裡,沉思〉詩作,更能真確表達我己「詩與手稿」的文學代表。
文字豪情而龍飛鳳舞地手寫成了十幾頁,恭謹地投郵寄出詩稿。就讓它與二十萬卷宋元明清善本資料放在一起,安妥躺在恆溫恆溼且防火防盜的典藏環境裡,跨越光陰時空,繼續醞釀下一座我己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