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我的章魚老師》,內容是一位陷入人生低潮的電影人,藉著重拾兒時潛水樂趣,療癒自己。在潛水過程當中,和一隻章魚建立起情誼的故事。圖/怪醫鳥博士
文/怪醫鳥博士
2021年的奧斯卡最佳紀錄片《我的章魚老師》,內容是一位陷入人生低潮的電影人,藉著重拾兒時潛水樂趣,療癒自己。在潛水過程當中,和一隻章魚建立起情誼的故事。
潛水和章魚交朋友?怎麼不是海豚或鯨魚等高智商生物?
沒錯,一般認為脊椎動物智商要遠高於無脊椎動物,但章魚卻是例外!「章魚哥」可謂無脊椎生物裡的「愛因斯坦」!章魚的智商可能跟貓或狗差不多,而且完勝大部分鳥類!
一般來說,神經元的數量和複雜程度代表了聰明程度:同樣是軟體動物的蝸牛,其神經元有1萬個;節肢動物的龍蝦約有10萬個,而章魚居然有高達5億個神經元!
學習力強 生命力短
而且章魚的神經系統非常特殊,8隻觸手都有獨立的神經處理器,5億神經元有3億分布在觸手,每根觸手都具有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
同學看到這邊可能會說:「好啦,神經元很多、腦容量很大,但真的有比較聰明嗎?」
要判斷動物聰明程度,可以觀察牠的行為是複雜、有適應性,抑或只是刻板的反射動作;學習記憶的速度、質量,也是觀察重點。
若將章魚最愛吃的螃蟹放進罐子裡,等A章魚東摸摸西摸摸,學會怎麼把罐子打開吃掉螃蟹後,旁邊沒開過罐子的B章魚,在看過A章魚如何開罐後,馬上就也知道牠要怎麼開罐子。章魚聰明、學習能力強,有人甚至覺得,海底世界如果演化出「文明」,那應該就是章魚建立的!
但章魚有個最大弱點,沒辦法像人類這樣建立稱霸地球(或者說是糟蹋地球),因為章魚生命只有短短2年左右!更重要的是,章魚並不是群居動物,所以沒有建立語言文字的需求,再聰明、再智慧,也無法一代一代累積下去,牠的高智能只能用來在嚴酷的海底世界中努力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