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親情】 就想賴著你

文/劉雲英 |2021.07.14
1132觀看次
字級

文/劉雲英

偶然看到書裡的一段文字,感觸良多。「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大海裡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片陸地。」

說穿了,人到底無法離群索居、遺世獨存,在成長過程中,我們總會依賴父母手足、親朋好友、老師同學、上司同事,甚至左鄰右舍的幫助,才能成就了自己,雖然社會大眾普遍認為依賴他人等於承認自己無能,但專家學者並不苟同這個論調。「學會求助,可以讓你變得更強大。」而真正的強大是來自於剛柔並濟,適度依賴。

書上並指出:「適度依賴是一種能力,讓你融合親密和自主,在依靠他人的同時仍保有強大的自我意識,並且在需要時樂於請求別人的幫助,而不覺得自責。」適度依賴絕對有其必要性,年輕時,另一半寬厚的胸膛可為妳遮風擋雨,隨著歲月推移,他有可能變得形銷骨立,這時我們便得另覓他人依附,兒女當然是不二人選,但太多的依賴可能造成無形壓力,而完全放任也許會演變成不聞不問或者一點責任心也沒有。我在社大同學身上看出了不少端倪,也讀到許多人生智慧。

有次見隔壁同學眉毛畫得一邊高一邊低,我還在猶豫是否要坦誠相告,她已經察覺到我的有口難言,赧然跟我解釋家裡燈壞了,光線不足,在外地工作的兒子還沒空回來當水電工,她只好一手拿手電筒一手畫眉,就成了這副德性。

我聽得目瞪口呆,她倒振振有詞:「我們家水電修理一向是兒子包辦,不然養兒子幹嘛?」同學說,老伴原想自行拿梯爬高換燈泡,她執意不肯,萬一有什麼閃失,還是等兒子回來代勞吧,同學還故意扮醜自拍高低不一的眉毛傳給兒子博君一笑,望他早歸,保持「有點黏又不太黏」,是她對離家在外的中年子女一貫態度。

另一位老同學經常跟我分享兒子媳婦帶她到國內外旅遊的趣聞,「還有親家母同行喔。」她指著照片中另一福泰婦人。

同學說,媳婦自嫁進門,一直與她有距離感,無法真正交心,本來都與娘家媽媽結伴母女遊,後來落單兒子抗議,成了三人行,她不惜拉下老臉跟兒子撒嬌、與媳婦示好,就這樣湊成旅遊四咖,在異地百無聊賴的夜晚也能大戰方城。與親家母當玩伴和當室友之後,雙方便常私下切磋廚藝,互通有無,媳婦眼見兩位婆媽相處融洽,自然也對她卸下心房,以誠相待。同學舉例說,她到日本旅遊不下幾十次,卻不曾當自己是識途老馬,一切行程由媳婦作主安排,「假裝軟弱一下,靠靠年輕人肩膀,他們會更有擔當。」這是她婆媳交鋒數十回合之後所領悟出來的肺腑之言。

依賴不是無能的標籤,也不是不成熟的彰顯,書上有云:「適度依賴意味著充分信任別人,打開心坦露自己脆弱的一面,同時有足夠的自信去處理關係中的衝突,這種衝突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至於怎樣的適度而非過度,就有賴個人用心拿捏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