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二十六歲林小姐,是公司行政助理,常需使用電腦鍵盤、打手機聯絡事情,大約兩個月前發覺左手腕和右手中指突然疼痛,以為是過度使用雙手,不以為意,自行買藥服用,兩三天就好了。不料半個月後,突然兩側膝蓋與左足踝腫痛,幾乎寸步難行;看診時,林小姐膝關節腫痛有改善,但就診前一天右肘又痛起來。初步診斷為「反覆性風溼症」。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過敏免疫風溼科主治醫師蔡明翰說,「反覆性風溼症」像不定點也不定時的炸彈,無法預測更難以捉摸,最典型的主訴是「痛的地方跑來跑去」,而且通常抽血和X光都沒有明顯異常。不但症狀多變,疼痛誘因更是多元,如壓力、勞累、感染、氣候變化和重口味食物等,因人而異。
「反覆性風溼症」一般是年輕與中年女性較常發病,通常一次會有一到三個關節發炎,腫痛持續數日就緩解,發作頻率一年數次較常見。
蔡明翰說,患者急性發作時,會先使用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秋水仙鹼等緩解,若經常發作,則可使用疾病調節抗風溼藥物控制。有些病人後來會進展成「類風溼性關節炎」,所以要定期回診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