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印象】 國定古蹟霧峰林家

文/王岫 |2021.07.06
1817觀看次
字級
霧峰林家「宮保第」由皇帝賜名,為當時台灣地區閩南建築官宅的代表。 圖/王岫

文/王岫

霧峰林家與板橋林家同樣都發源自清朝,自百多年前台灣人便稱「一天下,兩林家」,可見其在島內之家大業大。至日據時期,兩個林家,更與基隆顏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等,並稱台灣五大家族。

霧峰林家與板橋林家同樣都有個「林家花園」,但若論宅第的保存、復建,霧峰林家顯得較積極些。兩個林家經一世紀半的歷史變遷或風雲變色,許多土地均已被子孫變賣,但基本祖宅、花園,仍大致保留。霧峰林家在一九八五年被內政部指定為國定古蹟後,曾一度整修完畢,無奈在開放前,遇到「九二一地震」,復舊如舊之建築幾乎全毀,只好重新展開十多年的修復工程。

如今,原本依內政部指定的林家古蹟範圍,包括下厝系統、萊園等均已開放參觀,頂厝系統則陸續整修中。

所謂下厝系統,主要是指林家在台灣做官的第一人——清朝福建陸路提督林文察一族的宅邸。他官拜一品武官,協助清政府平亂並對抗太平軍,故其在一八五八年於霧峰興建的宅邸,被皇帝賜名「宮保第」,是當時台灣地區閩南建築官邸的代表,也是台灣目前僅存的清代一品官邸。

其特色是擁有台灣傳統建築中最寬的門面:有十一開間之多;建築揉合漳州、泉州、福州及部分和式風格,有「台灣傳統建築百科全書」之美譽。整體宮保第園區共分四進,並有大戲台一座及林家聚會之大花廳等設施;其建築文物及窗框墨寶等,都採復舊如舊之工法,讓人有「凝視歲月軌跡,遙想百年風華」之歎。

至若鄰近所謂林家之花園「萊園」,部分已被林家後代改建為萊園中學(後更名明台中學),但萊園的遺跡仍存在校園內,也已完成修復,民眾可登記入校園參觀。

萊園是林家另一房主人林文欽先生於鄉試中舉後,為安養其母羅太夫人而建造。其內之五桂樓最早建於一八八七年,初稱「步蟾閣」,是閩南梢燕尾格局的兩層木造建築,一樓為客廳,二樓為羅太夫人起居室。

第二代主人林獻堂先生於一九○五年再次修建,成為中西合璧式的建築。一樓為紅磚,具巴洛克式圓拱造型,二樓是木造建築,同時擁有西洋風及台灣風味。

由於林獻堂先生熱衷文學與教育事業,日據時期五桂樓更是櫟社詩人們吟詩唱和的聚會所、文化協會裡「夏季學校」的上課處,更是「一新會」、「一新義塾」的活動場域,是林先生聚首台灣精英、保留漢文化的重地。今日萊園面積雖縮小很多,但仍保有「小習池」、「虹橋」、「飛觴醉月亭」等場景。

霧峰林家在歷史上,無論文、武事業均有貢獻,故有《阿罩霧風雲》電影之拍攝。現今雖只開放「宮保第園區」和「萊園」等區域,但有林家後代組成之文創單位在經營,參觀及導覽、教育活動方式等,均辦得不錯,值得民眾前往,體會百餘年前的歷史風華。



(註:配合政府三級防疫政策,目前暫停開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