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尬新聞】 塑膠變香草 廢棄物重獲新生

文/郭宣含  |2021.07.05
1351觀看次
字級
你手上的塑膠瓶用過一次之後,通常會失去95%的價值,聽起來很浪費,對吧?不過幸好,科學家發現一種基因改造的細菌,可以將塑膠瓶變成香草香料,這也是塑膠廢棄物第一次「身價大漲」,搖身變成有價值的化學物質。圖/米各

文/郭宣含 

你手上的塑膠瓶用過一次之後,通常會失去95%的價值,聽起來很浪費,對吧?不過幸好,科學家發現一種基因改造的細菌,可以將塑膠瓶變成香草香料,這也是塑膠廢棄物第一次「身價大漲」,搖身變成有價值的化學物質。

全球面臨塑膠汙染的問題,連海洋也難逃一劫,要怎麼解決塑膠汙染呢?除了少用塑膠外,兩大關鍵就是鼓勵民眾回收塑膠品,以及善加利用塑膠廢棄物!現在科學家發現這些塑膠瓶可以用來製作更有價值的化學原料,也讓人更有動力積極回收廢棄物。

研究人員先前已發現一種突變,它可以把塑膠瓶中巨大且繁瑣的化合物分解,變成更小的基本單位「對苯二甲酸」(TA);厲害的來了,現在科學家利用基因改造過的大腸桿菌,成功把「對苯二甲酸」轉變成「香草醛」,香草醛又被稱作香蘭素。

香草醛可以用在許多領域,像是食物業或者化妝品業,它也是製藥業、清潔產品和除草劑中很常見的化學物質。

化塑成醛 一舉兩得



全球對香草醛的需求愈來愈高,2018年需求量高達3萬7000噸,甚至遠遠超過天然香草籽的供應量。目前大約有85%的香草醛得透過化石燃料衍生物合成而來。

負責這項新研究的學者喬安娜‧薩德勒(Joanna Sadler)說,這是生物系統第一次將塑膠廢棄物升級,再造成有價值的化工原料,這對於循環經濟意義非凡。

全球每一分鐘就賣出大約100萬個塑膠瓶,但其中只有14%的塑膠瓶會被回收,而且目前那些回收塑膠瓶也只能變成衣服或地毯的纖維。

英國皇家化學學會(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出版編輯愛麗絲‧克勞福德(Ellis Crawford)表示,微生物科學可以改善永續性,還可以把有害環境的塑膠廢棄物轉變成綠色化學的重要原料,這就是微生物有趣之處。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