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有很多地區的人,沒有乾淨的水可以飲用。圖/網路
文/酉方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上周公布最新調查顯示,國內18~26歲的「Z世代」年輕人,最關注的前3大議題,依序為公共衛生、環保議題,第3名男生選擇第5代行動通訊(5G),女生則選擇性別平等議題。
惡劣環境帶來的危機
分析指出,Z世代不論是求學、升學或踏出社會,遭逢前所未見的新冠疫情衝擊,不僅學涯及生涯受到波及,更面臨求職市場緊縮、工作型態大受影響,甚至面臨技能與專業需要轉型的挑戰,公衛議題因而成為關注焦點。
另一方面,受到近年媒體報導影響,或來自同儕間的關注及行動,愈來愈多年輕世代主動親近山林或力行綠色生活,響應淨灘或撿垃圾行動,參與減廢或減塑、護溪或水質檢測、關心海洋汙染、倡議循環經濟、身體力行回收再利用……
公衛環保能源獲關注
資策會調查顯示,Z世代最關注的10大公共議題,第1名為疫情相關的「公共衛生」(37.1%)議題,其次依序為環保(29.8%)、5G技術(29.5%)、性別平等(21.4%)、兩岸問題(19.1%)、替代能源(16.5%)、虛擬貨幣(15.6%)、美中貿易戰(14.6%)、貧富不均(14.6%)與數位落差(11.1%)。
有趣的是,18~26歲的「Z世代」男女,雖然同樣是熟悉科技與社群媒體的數位原生世代,但不同性別受訪者,在前3項議題中,關注順序卻略有不同,其中,男性最關注的依序是「5G、公共衛生、環保」;女性則為「公共衛生、環保、性別平等」,其中共同的交集,便是公衛及環保議題。
氣候變遷是最大挑戰
調查指出,有8成Z世代是透過新聞追蹤來參與公共議題,但他們最感興趣的前5大新聞類型,都偏重在軟性新聞上,其中兩性共同偏好娛樂新聞,其餘類別新聞中,男性更偏好科技、遊戲新聞;女性則偏好生活新聞,此外,年輕世代對國際新聞和社會新聞也很關注。
無獨有偶,2019年底,國際特赦組織也曾公布一項針對全球1萬個18~26歲「Z世代」的調查,指出:對年輕人來說,「氣候變遷危機是全球目前面臨最重大的挑戰」,至於第2大挑戰,則是環境汙染問題。
誰和Z世代背道而馳
國際特赦組織當時的祕書長庫米.奈杜(Kumi Naidoo),在西班牙馬德里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報告指出,世界各國的領導人,若無法採取更多有效行動來處理氣候變遷危機,將讓他們和年輕世代的理念脫節或背道而馳。
2019年,由於瑞典少女童貝里(Greta Thunberg),號召全球青年學子加入罷課靜坐行動,抗議各國領導人對於全球暖化議題的冷漠不作為,行動風起雲湧,各方響應。童貝里也獲選為當年度美國《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
「不難想見有多少年輕人,會認同氣候變遷和全球暖化問題,是全球當前最重要的議題。」奈杜指出。
相當具代表性的調查
這項由市調機構Ipsos MORI代表國際特赦組織,針對22個國家、超過1萬名18~26歲年輕世代,進行的《人類大未來》(Future of humanity)調查,受訪者被問到許多問題,包含對於自己國家和全球人權現狀的看法、當前最重要的議題,以及誰需要為人權侵害負責。
受訪者被要求從23個全球面臨的主要問題中選出5項。總共41%的受訪者認為氣候變遷是全球面臨最重要的議題,而位居其後的,是36%的人選擇的環境汙染問題,接著才是31%人選擇的恐怖主義。
年輕人憂心各類汙染
進一步綜觀年輕世代關心的各類環境汙染問題,全球暖化是議題中最常被提及的內容(57%),其他前10項被關注的環境議題中,還包含海洋汙染、空氣汙染,以及森林濫伐、森林大火、物種滅絕、殺蟲劑濫用、水資源不足及水質惡化等議題。
奈杜認為,年輕世代之所以如此關注氣候危機和環境汙染議題,是因為他們認為,擁有健康、安全的氣候和環境,是他們進一步享有其他權利至關重要的前提。「為了爭取環境權,年輕人被迫走上街頭,捍衛自己的權利。」
用有感行動解決問題
然而調查也顯示,氣候危機和環境汙染只是冰山一角,Z世代在世界各國,每天都在面對許多來自環境的掙扎與擔憂──Z世代雖憂心環境議題,卻看不到各國領導人採取讓年輕世代「有感」的行動……
調查中最常被提到的國家級重要議題,最多是貪腐(36%),緊接著是經濟不穩定(26%)、汙染(26%)、收入不平等(25%)、氣候變遷(22%)、以及針對女性的暴力(21%)。
「年輕人正處於一個失靈的體制中。氣候危機、環境汙染、貪腐、惡劣的生活品質,讓Z世代看清掌權者的自私與短視近利,當掌權者只顧追求己身利益,他們將很難爭取到Z世代的認同和支持。」奈杜表示。
Z世代最關注的
前10大全球性議題
1. 氣候變遷
2. 環境汙染
3. 恐怖主義
4. 失去自然資源
5. 種族不平等
6. 暴力犯罪
7. 針對女性的暴力攻擊
8. 保護水資源
9. 貪腐
10. 性別不平等
Z世代最關注的
前10大環境議題
1. 全球暖化 57%
2. 海洋汙染 42%
3. 空氣汙染 31%
4. 大面積砍伐森林 31%
5. 森林大火 24%
6. 物種滅絕 24%
7. 水資源短缺 19%
8. 水質不佳 13%
9. 殺蟲劑汙染 8%
10. 過度墾伐 8%
註:國際特赦組織2019「人類大未來」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