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七月起,手搖飲只要含咖啡因原料,都要標示咖啡因總含量。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今年一月,一個不能碰咖啡因的七歲孩童,飲用了一家知名飲品店販售的黑糖鮮奶飲料,癲癇發作,讓大家驚覺手搖飲也可能要人命。由於許多手搖杯飲料難以從品項名稱辨別是否含有「咖啡因」,食藥署昨日預告修正「連鎖飲料便利商店及速食業之現場調製飲料標示規定」草案,擴大應標示總咖啡因含量的產品範圍,只要「含有咖啡因」的飲料,包含茶、巧克力,均需標示總咖啡因含量,新制明年七月一日起實施。
咖啡因是存在於植物中的天然驅蟲劑,植物若含有咖啡因,小昆蟲會因此死亡。人類發現含有咖啡因的植物帶有提神作用,愈來愈喜歡做成飲料,稱為世界三大飲料的「咖啡、茶、和可可」,都含有咖啡因。碳酸飲料以及能量飲料也含有咖啡因。
咖啡因量過多
影響孩童發育
食藥署食品組簡任技正陳瑜絢表示,連鎖飲料店、超商與速食店的咖啡因標示規定,原本只針對咖啡,但因外界反映,茶飲、熱可可等飲料也可能含有咖啡因,因此修改規定。
陳瑜絢說,新制規定若飲料有使用到含咖啡因原料,就必須標示咖啡因總含量,可標示咖啡因最高值,或依紅、黃、綠等顏色標示含量多寡。
陳瑜絢說,紅色代表每杯咖啡因總含量二百毫克以上;黃色代表每杯咖啡因總含量一百至二百毫克;綠色代表每杯咖啡因總含量一百毫克以下。
對此新制,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主任許惠玉說,「非常贊成」,十五歲以下學童腦部尚在發育中,應該盡量避免攝取咖啡因飲料,以免導致心悸、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甚至出現上癮的問題。
許惠玉表示,十五歲以上者每天咖啡因攝取量不應超過三百毫克,標示飲料咖啡因含量,確實相當重要。建議業者使用「最大上限」概念,標出每一種飲料品項的最高咖啡因含量。
一般建議,若有心臟疾病,一天不要攝取超過一百五十至二百毫克的咖啡因,孕婦則是一天不超過一百至二百毫克。
新增標示方法
QR Code也行
短期內攝取過量咖啡因有關。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心悸、心跳加速、失眠、焦慮、躁動、顫抖、頭痛、腹痛、噁心、嘔吐、腹瀉、多尿等。異常高劑量的咖啡因還可能導致低血鉀症(hypokalemia)。
此外,本次預告修正也新增標示方法可採QR Code或其他電子化方式。昨日預告後,有六十天評論期,將蒐集各界意見,如順利通過,新制明年七月一日上路。
陳瑜絢表示,屆時如未依規定標示,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處新台幣三萬至三百萬元罰鍰;標示不實者,處四萬至四百萬元罰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