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演員】陳佩斯 將錄製現場變成喜劇課堂 文/記者劉小草、金良快 |2021.06.27 語音朗讀 177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2018年,演員陳佩斯(中)前往加拿大密西沙加市演出話劇《戲台》。圖/新華社2012年,陳佩斯(左)和朱時茂出席「大道喜劇院」揭幕儀式。圖/新華社《金牌喜劇班》中,陳佩斯(中)和郭德綱(右)、英達一同擔任節目導師。圖/新華社布衣、光頭、鬍子花白、足蹬一雙黑色老布鞋,今年六十七歲的陳佩斯重返闊別二十多年的大陸中央電視舞台,在節目《金牌喜劇班》中,和郭德綱、英達一起擔任節目導師。圖/新華社 文/記者劉小草、金良快布衣、光頭、鬍子花白、足蹬一雙黑色老布鞋,今年六十七歲的陳佩斯重返闊別二十多年的大陸中央電視舞台,在節目《金牌喜劇班》中,和郭德綱、英達一起擔任節目導師。作為大陸首檔喜劇傳承類綜藝節目,《金牌喜劇班》最大的特點之一便是引入了「師承」概念。節目中,導師們各出奇招,學員們則經歷重重「大考」,除了為觀眾帶來一場場精采喜劇表演,同時也引導人們反思當下的喜劇創作。「我們不缺喜劇,我們缺能經得住時間考驗的喜劇。」節目收官之際,陳佩斯這樣總結。站著授課六小時從一九八四年到一九九八年,從小品舞台到電影銀幕,陳佩斯一直活躍在大陸觀眾的視野中,《吃麵條》、《羊肉串》、《主角與配角》、《警察與小偷》、《王爺與郵差》……他在小品舞台上塑造的小市民形象深入人心。走下電視螢光幕的二十多年,他將大部分精力投入話劇舞台,創作了《戲台》、《陽台》等舞台劇。《金牌喜劇班》是他參與的首檔綜藝節目。節目中的他,以標準嚴苛著稱,一度引起爭議,而高標準是他對喜劇表演藝術一貫的態度——在學員「考核」前,他站著授課六個小時,為學員講授戲劇理論,全程脫稿,「中場休息」時間只有十分鐘。長達六個小時裡,他分析了「自我傷害」、「戲弄權威」、「誤會」等喜劇表現手法。他從「歌舞之興,始於古之巫乎」的巫覡文化中,挖掘中國戲劇的傳統;從明清之際「聽戲、看戲」的轉變中,尋找中國戲劇文化的盛衰流變;用《史記.滑稽列傳》裡「優孟衣冠」的故事,分析喜劇如何「製造」笑聲……「中國的喜劇有悠久的傳統。」陳佩斯總結道。他觀察到有些地域長期沒有笑的藝術,大陸觀眾並沒有「養成笑的習慣」,許多觀眾甚至「覺得劇場是一個神聖之地,是抱著受教育的心態來的」。「劇場裡觀眾的笑和日常生活中的笑不一樣,是被訓導出來的,天生不會。」他用幾十年的舞台經驗,用每一個包袱的建立、每一個尺寸的把握、每一個韻律的產生,一點一點地「訓導」著觀眾的笑。這些年,他逐漸看到劇場在興起,笑聲在漲高:從一開始抿著嘴笑,到後來放開聲笑,從男人的笑到女人的笑,甚至女人的笑聲更高……「某種程度上,笑聲代表著人類社會的文明程度。」他說。六個小時的「喜劇大師課」,陳佩斯將綜藝節目錄製現場變成了喜劇課堂。由於時間限制,整堂課只播出了部分內容。「我只是一個老演員,在把自己這麼多年的經驗傳授給年輕的演員。」陳佩斯坦言,他並沒有在意節目效果,來這個節目的初衷,就是挖掘有潛質的喜劇人,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他們。「普及喜劇,把笑聲帶給觀眾,讓觀眾笑得開心,是我大半輩子一直致力的事,也是我幸福感的來源。」一趟喜劇學習之旅回顧喜劇創作歷程,他承認自己經歷了「從不太清晰到逐步清晰的過程」,每部作品從技術含量、戲劇方法層面,都力求有所突破。他也注意到,當前舞台喜劇、影視喜劇、綜藝喜劇不斷湧現,反映了大陸社會對喜劇的需求,但「綜藝喜劇、影視喜劇有很多其實是不經推敲的,是通過剪接、通過蒙太奇,通過後期添加的效果。真正的觀演關係,是在同一空間的,通過一場場的表演,一場場與觀眾的互動中磨練出來的」。對學員們來說,讓導師陳佩斯滿意並非易事。他對創作的高要求一直「有口皆碑」:倪萍曾提到陳佩斯的嚴肅認真,上春晚的小品,都到第三稿了,搭檔朱時茂覺得「很好了」,陳佩斯卻「弄個枕頭,穿個拖鞋在那兒坐著」,總念叨著「這不行」。在他看來,好的喜劇,最後還是要靠作品說話,「沒有好的作品,好的喜劇表演是不可能出現的」。從分班考核到班內小考,再到班級大考,節目以一場極具儀式感的畢業彙報演出,為學員們三個月的喜劇學習之旅畫上句號。九組學員打破喜劇界限,為觀眾奉上了風格迥異又相互串聯的三幕大戲。精采的演出終於讓嚴苛的導師陳佩斯面露微笑:「這是一個很完整,而且很浪漫、很新穎的一種戲劇的感覺。」 前一篇文章 【計算機科學家】姚期智 培養判斷力 不只是依賴傳統思惟 下一篇文章 【脫口秀演員】 李雪琴 生活萬歲 忘掉糟心事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智利佛光山 祝福寶寶平安成長2025.08.1203【閃文集】黃金杯2025.08.1204佛光山佛館 台灣最強博物館2025.08.1305北區知賓培訓 以專業服務廣度有緣人2025.08.1406【論愛談情】把愛說出口2025.08.1207社論--許倬雲院士的悲願2025.08.1308泰華寺致力譯經 促南北傳佛教融和2025.08.1409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10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擬音師】韓睿達 用聲音創造更多價值【《聊齋:蘭若寺》主創團隊】追光動畫 呈現真人實拍難有的效果浙江工商大學校長 郁建興 AI浪潮下 並非只鬥智鬥勇【作家】林竹 特殊筆桿書寫動人篇章【海南殘服再生資源公司董事長】陳德琳 以殘助殘 讓愛再生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 張和平 尋菌30年成就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