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和俄羅斯總統普亭在瑞士日內瓦會晤,雙方就數位間諜與駭客網攻各自表述。拜登列了十六項包括能源、水在內的關鍵基礎設施清單,意指若遭網攻,美國將以牙還牙。普亭則稱世界上最多的網路攻擊都來自美國網域,俄羅斯也是受害者。你來我往後,美俄同意就網路安全議題繼續磋商。
網路行善、為惡俱為利器,美俄皆知相互破壞不如妥協控管。政府操作網路,應內行善政,外防惡毀。美國反恐,海量監控網路,蒐集全球數億筆私人電郵帳號,竊聽通訊連同盟國總理的手機亦不放過;被中央情報局雇員窩裡反揭發後,美國總統、情治高官和國會議員都說:「運用網路,只針對外國目標,不針對美國民眾。」
即使在川普任美國總統四年期間,他個人在網路發文成媒體追蹤新聞的重要來源;也未聞美國政府有動用公部門資源,組成網工集團,抗拒在野黨及國會制衡;或雇網工行暗黑任務,反制媒體、公共知識分子監督。
台灣與美國長期合作互通訊息,調查局會派員去美國聯邦調查局接受專業訓練;歷屆政府針對外部環境部署法制化組織與人力,操作網路攻防,國人並無異議。但民進黨政府完全執政後,黨政合謀,針對內政,也用脫胎於選舉網工操作輿情的模式,系統性攻擊非同黨執政的地方政府,兼反制在野黨、公知、媒體監督,既激起很多嫌惡不滿,也與現代國家法制化運用網路,避免內向操作分裂的原則殊異。
選舉網工操作輿情模式,三分用於宣傳,虛美出資候選人;七分放在醜化對手,肉搜扒糞外,還會自導自演、製造事端、抹黑抹紅對手,不擇手段損人利己。參與其事的網工,寧造假衝流量、買帳號群毆式醜詆無辜者,盡以算計得逞為成就,無所謂真相、道德、社會公益。
去年發生新冠疫情後,民代、有專業背景的公知,只要提出不同於民進黨政府疫情指揮中心的意見,多遭匿名帳號、粉專、民選公職一條龍式攻擊;逼得傳播學者建議用組織犯罪條例,偵辦網工、側翼帶風向、攻擊等行為。國民黨籍新北市長侯友宜,主張全民戴口罩、入境普篩、政府別刁難疫苗進口,在不同時間點均遭網工謾罵;他提醒蔡英文總統應約束綠營人士,朝野合作抗疫,仍遭綠營公職反批。
不同黨籍的立委已認定,執政集團會操控網工吹捧民進黨防疫政策,攻擊不同黨地方首長,並在網路上對提出不同意見的社會公知、專業賢達進行類群眾批鬥式的網路公審;反使指揮防疫者盲目自信,貽誤戎機。
變種病毒入侵台灣前,醫療公衛界專家早建議:圍堵病毒不易,應設法減災與之共存(接種疫苗);要擴大篩檢量能,設立應變醫院;重視醫護應比口罩重要。類似建言因主政者盲目自信,未即時採行,才有今年五月疫情擴散,來不及收治確診者而猝死家中等連串悲劇。
網路公審跡近歷史上的野台鬥爭大會,被審被鬥者遭受片面指責、醜詆,面對群眾鼓噪又無從辯駁;沒有公正程序與理性仲裁的公審,形同一擁而上各踢一腳,擺明霸凌。史述已定性野台鬥爭是文明的退化,台灣在公部門給力下的網路公審亦明顯反智,所激化的反撲力道很大;朝野實應共謀息爭之策,別讓文明再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