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 防疫的端午

 |2021.06.14
4069觀看次
字級

今天是端午節,溯源由來,除了從流傳今世的划龍舟,理解先民每年舉辦龍的圖騰祭外;還有歌謠裡傳唱的「端午節,天氣熱,五毒(蛇、蠍、蜈蚣、蟾蜍、壁虎)醒,不安寧。」所以人們會插艾蒿、掛香囊、沐蘭湯(一種草藥水),乃至沾雄黃酒於額頭繪王字,以辟邪驅惡祛病防疫。

用現代公共衛生常識看,端午節定在農曆五月五日,時序是立夏後,氣溫高,萬物滋長。長江流域以南包括閩、粵、台灣等地,都在梅雨鋒面帶,波段相連,風強雨驟。端午節前清消環境,疏通溝渠,減少病媒蚊數量,是衛生保健的必要手段。

中華文化有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歲首: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清明細雨:祭祀先祖,慎終追遠。中秋滿月:慶團圓,千里共嬋娟。端午驅惡:是華夏歷史上最早的健康節。因為古之醫者判斷溼暖環境易生癘疫,瘟疫傳染性高、速度快、會造成大量傷病;乃教導人們用百草驅瘟防病、抵擋諸毒、保佑平安。

前年歲末,中國大陸武漢醫師警覺有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病例,調研找出新型冠狀病毒是禍首。為防堵擴散,採取大規模封城、篩檢、設大型醫院收治感染者;湖北省和武漢市萬千居民,忍受暫失行動自由、停班停學之苦,終於阻斷疫情蔓延。眾生因此更感念先民設節慶防疫病的卓識,紛紛冠名端午為公共衛生防疫節、衛生保健節、醫藥保健節等。

如今全球一盤棋的生活環境,遠非靠獸力運輸農民一生居停於五十公里範圍內的模式可比。新病毒會隨陸海空載具快速移動,防疫戰線必須跨域延伸;大陸憑仗端午抗疫的文化基底,加上善用行政、科學之力,克制癘疫已見成效。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參加國際疫情論壇,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專家問他:「中國疫情控制得這麼好,這種隔離,大家能接受嗎?」他回答在中國的文化裡,年輕人不會讓爺、奶輩,因自己不遵守戴口罩、社交距離、封控規定而失去生命;正是中華文化的家庭觀念,一定程度上幫助大陸度過疫情難關。

去年新冠病毒初萌時,台灣民眾會自動戴口罩、勤洗手、減少出境遊,較之東亞、歐美國家,防疫相對成功。今年五月因英國變種病毒入侵,疫情轉劇,政府實施三級防疫,呼籲民眾端節留在原地休假,不要南北移動回老家與長輩過節;很多原已購票欲還鄉的旅客紛紛退票;台北市長柯文哲為市民能自動類封城式的禁足防疫,公開向市民致謝。

民族文化裡的自律自覺固為防疫有利條件,科學治理仍是關鍵。大陸人口全球最多,迄今對新冠病例零容忍,今年五月最新抗疫韌性排名在台灣之前。能有此成績,源於大陸已有數位化生活習慣,利於追蹤管理;發現病例即大量篩檢,找出無症狀感染者堵漏;生技公司多線研製疫苗,英國《自然》雜誌報導,中國每天給兩千萬人接種疫苗,占全球打疫苗人口的半數以上。

端午長假前,大陸照常舉行高考,假期中媒體推估除廣東省因疫情封控外,有一億人出遊;與台灣高鐵降載、高速公路降行的不得已,呈鮮明對比。兩岸同沐中華文化之澤被,同享端午防疫之遺緒;共享中華文化之所長,互助求全,不負先民抗疫的睿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