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文化出版《領導者的數位轉型》 圖/天下文化提供
文/馬可.顏西提、卡林.拉哈尼
我們原本以為還有一些時間能讓社會大眾隨時代發展,慢慢的深入認識數位轉型;我們原本以為還有一些時間可以培養新一代的領導者,讓他們擁抱數位世界,並具備轉型所需的能力與倫理。然而,新冠肺炎把這「原本以為」有餘裕的時間給奪走了。時至今日,世界上每一個組織都被迫把所有可以數位化的流程予以數位化,而且必須盡快這麼做。
經濟活動轉向虛擬
疫情中的經驗證明:數位轉型可以快速發生,而且速度遠遠超乎我們所想像:人際流動與互動在要求適當的社交距離下而急遽減少,不過短短幾周時間,全球經濟活動大部分已轉向虛擬模式。
工作者使用線上視訊會議軟體來工作、大學啟動線上教學模式、醫療衛生系統擁抱遠距醫療,而保險公司與監管機構也快速調整相關規則及理賠程序。科技公司放棄實體辦公室,一些人還聲稱,自此之後將永久改變辦公室哲學。
虛擬模式才剛剛開始而已,我們已經看到各種人工智慧的快速部署:從麻省總醫院的聊天機器人,到宜家家居向顧客推薦商品的演算法,再到諾華公司用以辨識有潛在健康危險的病患的預測模型。
就算不是矽谷的科技公司,也能變成以資料及人工智慧為中心的組織。在尚未爆發新冠肺炎之前,我們就已經看到一些組織為了應付競爭威脅而轉型,把它們的營運模式數位化的例子,例如康卡斯特、富達投資;但是,唱反調者仍然質疑傳統型公司轉型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如今,新冠肺炎已經讓這些爭論畫上了休止符。
不過,我們也學到為了使重要的轉型發生,事前規畫與準備非常重要,這將相當有助於改善行動的品質及影響性。麻省總醫院、諾華、莫德納等組織在危機中能有出色的成就,就是因為它們先前就已經開始先導試驗,並以此作為基石。就連在哈佛商學院,以往的線上教學經驗也大大幫助此次疫情中轉變為全面線上教學。而如今的挑戰是:如何延續轉型,並以周延且平衡的方法去引導。
迅速對應做出反應
這些較新的觀察確實證明許多重大訊息,其中最重要的是:營運架構真的很重要。一個以人工智慧為中心的公司,並不是由它部署的任何一套演算法的先進程度來定義,而是由促使它能快速部署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每個解決方案解決一個重大的商業問題)的架構與流程來定義。我們看到危機激發它們去仰賴同樣的整合資料與組織架構,以快速產生及部署創新且正確的分析。說到底,是架構促成快速、敏捷、可擴大規模、可調適的反應,以迅速對應像新冠肺炎這樣的指數型威脅與可能的機會做出反應。
這些例子也明確告訴我們,當大規模部署時,簡單的「弱人工智慧」也能產生巨大影響。人工智慧不需要像科幻小說中描述的那樣,只要擁有適切資料,透過簡單的演算法就能取得重要成果,為組織帶來極高的價值。它凸顯弱人工智慧在經濟轉型及改變公司營運方式方面的重要性質,再一次強調,重點是在盡可能更多的事業流程中,部署簡單的人工智慧型基礎設施。
(本文摘自天下文化出版《領導者的數位轉型》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