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小失大集》休說鱸魚堪膾

◎一拙  |2007.10.02
360觀看次
字級

〈水龍吟〉:「休說鱸魚堪膾,儘西風、季鷹歸未?」

髮菜,是苔蘚類的植物,一般都以為是「石髮」,石髮也叫做「陟釐」,它是長在水裡的石頭上的;也有無石而直接長在污水裡的,其性狀、味道都差不多,不過有個俗名叫「水綿」而已。

李時珍《本草綱目》卷二十一〈陟釐〉條記載:「陟釐,有水中石上生者,濛茸如髮;有水污無石而自生者,纏牽如絲綿之狀,俗名水綿,其性味皆同。」

日本‧諸橋轍次的《漢和大辭典》乃說它是髮菜,這是錯誤的,我們古人並不如是說。

本文要說的髮菜,是專指長在沙漠之地,專供食用的;這種東西為什麼專供食用呢?只因它的發音頗類於廣東話的「發財」,這便成了最受歡迎的盤中珍饈之一了!

然而,專家學者們說,這種髮菜有一大作用,就是它能抓住沙漠裡的土壤,使其不致鬆散,可以有效地減少、減低沙塵暴的危害!但是,為了賣錢,為了「發財」,人們大肆搜拔髮菜,大約每二兩重的菜,就得搜拔十六個足球場大的沙場。

就只為了一時的口腹之欲,只為了討一時的口彩,便無視於緊跟其後的沙塵暴的危害,「因小失大」,還有過於此者的嗎?

說到因口腹之欲而壞事敗亡的故事,真是史不絕書,姑舉見於《左傳》的二例:

魯宣公二年(西元前六○七年),宋國大夫華元領軍要和鄭國交戰,行前殺羊饗士以鼓舞士氣;遍犒士卒之餘,偏偏忘了為自己駕車的羊斟。

小人哉羊斟,便懷恨在心,等到開戰之日,羊斟恨恨地說:「前些日子,你殺羊饗士,多麼風光啊!哼,今天,駕車的可是我羊某人了,看你還能風光幾時?」

說著,惡狠狠地把車直接衝向鄭軍的中央部隊。華元當然兵敗被俘酘酘唉,只因小小的一碗羊羹,就這樣殘民以逞,難怪當時人要大罵他:「羊斟,非人也!以其私憾,敗國殄民,於刑孰大焉!《詩》所謂:『人之無良』者,其羊斟之謂乎!」

另一件因鼎羹而釀禍之事,也是魯宣公時候的事體。宣公四年(西元前六○五年)春,楚國因為外交關係,送了一隻大甲魚給鄭國的國君靈公;靈公還來不及吃,便有侍者傳話,說公子宋與子家求見。

兩人晉見時,相視而笑,靈公問:「有什麼好笑的事兒嗎?」

子家笑指子公說:「晉見之前,子公的食指大動,他說只要有這情況,一定是有得吃的預兆。果然,您今天有好東西酘酘」

靈公沉吟著:「哦,是這樣的嗎?」

過不多久,廚子做好了黿羹,靈公招呼著眾大夫來吃,就是故意不給子公;子公大怒,伸出食指,在鼎裡沾一指羹而食,才恨恨地出去!

靈公當然生氣,就要殺子公洩恨;子公知道了,當然得先下手為強,子家勸說:「唉,不好吧?畜老猶憚殺之,而況君乎?」

子公威脅說:「你不與我同謀,我就去告發你!」於是兩人聯合起來,弒殺了靈公。

只為了一指的黿羹,搞得鄭國大亂,民不聊生,可笑吧?

這又令人想起晉朝張翰的風範。張翰,字季鷹,博學儒雅、倜儻風流,很得時人的雅重,齊王司馬冏便拜他為東曹掾(相當現在的參謀總長)。權勢在手,自然有行不由徑的逢迎拍馬人探知了他好吃鱸魚,便送來幾尾揚鰭猶帶浪花影的魚兒;張翰卻堅持不受,人疑而問之曰:「你不是雅好此味嗎?何以不受!」

他說:「我就是太愛了,是以不受。試想,哪天東窗事發,我張翰竟然為這區區小物而啷噹入獄,此後還有鱸魚可吃嗎?」

一天,秋風起兮,他思念著家鄉吳中,慨嘆萬千地說:「人生在世,重要的是自在適意,哪能為著仕宦做官而羈絆在數千里外的異鄉呢?不如回去吃我的菰菜羹、鱸魚膾吧?」乃掛冠而去。

後來,宋朝的詞家辛稼軒寫〈水龍吟〉就用這故事,說:「休說鱸魚堪膾,儘西風、季鷹歸未?」豈不是滋味無量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