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南地北》談《復活》

 ◎米舒 |2007.10.02
251觀看次
字級

《復活》寫於一八九九年,作者列夫‧托爾斯泰當時已七十一歲,他作為貴族世家的後代,在長期精神探索的基礎上,加強了對專制制度的批判,但他又堅持「以不暴力抗惡」和「道德自我完善」的觀點。

《復活》是其人性閃光與自我懺悔情結的表現。他以最清醒的現實主義態度,對當時國家進行了激烈抨擊。

書中主人公聶赫留道夫,本是列夫‧托爾斯泰式的人物。他在法庭上認出了被判刑的妓女瑪絲洛娃,正是自己年輕時愛過的婢女卡秋莎。那個泛起紅暈的臉蛋上那對烏黑發亮的大眼睛,勾起了他對往事的美好回憶。

而瑪絲洛娃被判刑後的失聲痛哭,導致聶赫留道夫深深的懺悔。他在讀大學時遇見了卡秋莎,情欲戰勝了道德觀念,他在一個黑夜占有卡秋莎,後來又拋棄了她。使純潔的卡秋莎墮落為瑪絲洛娃。

聶赫留道夫從法庭回家後,進行了「靈魂淨化」,他發現自己和周圍的人都是「又可恥,又可憎」,他自己反對土地私有,但又繼承母親的田庄以供揮霍,還有他母親生前的行為,以及他和其他女人的曖昧關係。

於是,聶赫留道夫決定改變生活,向瑪絲洛娃贖罪,欲與她結婚,但瑪絲洛娃斷然拒絕了,並說:「你今世利用我作樂,來世還想利用我來拯救你自己。」聶赫留道夫不灰心,決定幫助她改善生活,勸她戒菸戒酒,並隨瑪絲洛娃一起去西伯利亞流放,在路途上幫助她與尊重她的西蒙結合。

聶赫留道夫的懺悔,其實正是作者晚年思想發生巨變的一種反映。這部書不僅在政治上揭示了犯罪的根源,指出人類窮困的原因,而且其文學藝術上的震撼力也是巨大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