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靜看世界】 走讀百年街道歷史

文/王文靜 |2021.05.26
1919觀看次
字級
大稻埕的舊街景。圖/王文靜
萬華的龍山寺,初建於1738年,距今有280年歷史,經歷多次改建,是台灣寺廟建築代表作之一。圖/資料照片

文/王文靜

這波疫情升溫的源頭之一,台北萬華的特種場域「茶藝館」群聚效應,讓「萬華印象」成為話題。我不禁好奇,擁有台北市發源地的萬華有太多精采,包括全世界人數最多的百年老松國小、古剎龍山寺……但為何擺脫不了和情色掛勾,這源自哪一個年代?

先進入三百年前的時空,寫下首部詳細記載台灣北部人文地理專書的郁永河,在一六九七年來到台北盆地。他筆下的那時的台北,積水未退的「台北大湖」、雜草叢生。十二年後,一張官方核發的開墾契書,改變幾無人跡的台北。

在河運為主的時代,淡水河是所有人進入北台灣的門戶,從福建而來的先民沿淡水河往上開疆闢土,首先落腳於艋舺。初至的漢人,與駛著獨木舟(Mankah)的原住民在這裡的河畔交易。久而久之,漢人就以「艋舺」代表番舟聚集之處。這是萬華的開始,也是台北的開始。因為,新店溪至此與大漢溪在艋舺合流後,始稱為淡水河。地處淡水河兩大支流交匯口、水運條件優越的艋舺,崛起為最重要的城鎮,與大陸沿海往來貿易,帆檣林立。

在鐵路尚未發明前,北部所有聚落生產或消費的貨品,只能藉由淡水河運輸,順著河水的舟楫將上游各種農、林、漁、牧、礦等運至下游集中,再由艋舺等河港的船隻,運往中國大陸、日本、甚至全世界。彼時,艋舺與台南、鹿港並稱為台灣的三大城鎮「一府、二鹿、三艋舺」。

因河港而崛起的艋舺,為何會「染色」?

無數異鄉男人湧入,或是商人、船夫以及碼頭工人的落腳,娼寮隨之陸續開設。男人、酒色與紙醉金迷的胭脂巷聚落,本來只是城市的隨機發展,但關鍵轉折,在日治時期。日本人將這裡規畫為風化區,開啟台灣的公娼。那時設有日本藝伎館,木造的藝伎館建築漂亮,最代表的是三層樓巴洛克式的青雲閣。

國民政府來台後,華西街依然燈紅酒綠,華西街十巷、十六巷與中間俗稱「八間仔」巷弄,是最繁華的娼館區。

一九九七年,陳水扁市長時代,正式廢娼。華西街十巷、十六巷等門牌號碼,因道路拓寬而改編消失,巷弄內的矮屋也被拆除改建大樓。但娼妓文化並未在萬華消失,化明為暗轉為阿公店、茶室型態。有一說,在萬華龍山寺周遭有四百家。

或因如此,縱然廢娼已近四分之一世紀,但擁有很多美好歷史意義的艋舺,仍擺脫不了百年娼寮的印象,很多台北人不太敢到這裡,誠實說,我也是。

一八六○年後,艋舺被大稻埕取代,成為台北的商業中心,淡出舞台。半個世紀之後,鐵路時代到來,河港大稻埕也淡出。

二座舊城區,後來的發展際遇很不同。

大稻埕從被邊緣化,沉睡後甦醒,以歷史與文化創新找回聚光燈;擁有歷史源頭發言權的艋舺,在大時代的轉折,錯失先機。最有名的事件,在鐵路取代河運成為世界主流交通之初,劉銘傳要修築台灣第一條鐵路,路線本計畫在艋舺到板橋架設鐵道橋,但艋舺望族擔心風水會被破壞,阻止興建。鐵道橋被迫改建在今天的台北大橋附近,導致從此大船無法駛進艋舺,加上,淡水河的淤積日漸嚴重,大商人相繼遷到大稻埕。艋舺終於走上無法回頭的沒落之路,任雜亂籠罩,無力阻擋邊陲化的命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