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到人生】 笑容代表快樂?

文/吳娟瑜 |2021.05.19
1106觀看次
字級

文/吳娟瑜

據說,古早祖先學會「笑」是從排腸胃的氣開始;後來在部落爭取地盤時,笑聲則代表示威。總之,人類第一位展顏歡笑的人已不可考,而後代子孫以笑容來溝通,則成為常態。

各位一定見過睡夢中微笑的baby,根據育兒專家的研究,這代表baby在淺眠階段,是無意識的笑容。大約出生後四到六周,baby和大人有了互動,尤其是媽媽,微笑開始有了多種訊息,也成為有意識的表現。

笑容隱藏多重意義

單純的笑容變成複雜的笑容,人際關係也有不同的詮釋了。

從小到大,曾經有誰的笑容讓我們念念不忘?我們又曾經留給他人難忘的笑容嗎?再者,快樂的人一定有笑容嗎?

笑案顯然是:「不見得!」因為快樂的人了然於心,不需要大聲嚷嚷:「我很快樂!」那麼,反過來請教:「有笑容的人,就一定是快樂的人嗎?」這個答案可就需要深入探究了。

心理學家的研究裡,笑容除了一般的理解──是善意的、讚賞的、渴望交流的之外,其實,人的笑容裡藏有各式各樣的情緒,正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

這個「心」藏在裡頭,顯現在外的「笑容」,可能是為了展現權威、優勢,可能是為了緩解雙方的緊張關係,也可能為了保持距離以策安全,或是對自我焦慮的掌控。

因此,當我們見到客戶、請教醫師,或是進到歡樂場所、家族聚會時,明明對方滿臉笑容彷彿全無惡意,但我們卻拿捏不準,那是真心誠意,還是客套虛偽?是古道熱腸,還是心懷不軌?

善用模仿效應

若想要更了解眼前笑容滿面者的真正心思,其實可以善用「模仿效應」,複製對方的動作、表情、口音、用詞,例如:對方仰頭大笑、手遮唇而笑、跳起來大笑或者皮笑肉不笑等,藉此更深入對方深層的反應與行為裡。

類同的動作,會讓對方感覺你是「同一掛」的人,加快交流速度,也讓我們更貼近對方的感受,並且知所進退;只要對方心口不一,我們就知道該要暫緩掏心掏肺地打與之成一片。

親近熟識的人早有默契,自然不需如此考核;但是初識的人,或是即將長期合作的人,這個「模仿效應」值得一試,以免往後受騙而不自知。

除了了解對方笑容下隱藏的真正心意,「模仿效應」還可以讓我們藉由改變動作,進而改變情緒狀態,變得更開心。

弄假成真

美國心理學教授Fritz Strack曾將學生分成兩組,A組是將鋼筆橫向咬住,維持類似笑臉的表情,B組則是噘著嘴含住鋼筆,兩組學生看同一本漫畫,結果A組學生認為漫畫有趣的比例更高。

《行為心理學》作者澀谷昌三教授以上述實驗為例,他表示「無意識中,透過保持笑臉,腦部會產生愉快的情緒。由此可見,假笑也能使人變得愉快。」

總之,今後看到滿臉笑容的人,就算對方只是應付場面的假笑,我們祝福他笑久了弄假成真也不錯。

若是不得不相處的人,那麼學習對方笑的模樣,包括臉部表情肌肉的牽動、眼神流轉的角度和手的上下左右揮動,快速感受類似的情緒,或許就能夠明白對方是了無心機的輕笑、是心事重重的假笑,還是瞧不起人的嘲笑,又或是強壓悲傷的苦笑。

他真心快樂嗎?下一秒,你一眼就看穿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