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過知命退休,朋友問我:「你不是熱愛工作,怎麼說退就退了?」既然人生是一場旅行,沿途風光旖旎,珍之愛之的事物何其多,怎能耽溺?該放手時得放手。在衣食無虞的前提下,我想任性做回自己。
圖/舒眉
文/舒眉
年過知命退休,朋友問我:「你不是熱愛工作,怎麼說退就退了?」既然人生是一場旅行,沿途風光旖旎,珍之愛之的事物何其多,怎能耽溺?該放手時得放手。在衣食無虞的前提下,我想任性做回自己。
小時候家中經濟拮据,每日一放學我就得開始「上工」 ——既要做家庭代工貼補家用,又要協助家務及照顧弟妹。那些年形形色色的代工,陸續進駐我家,長久下來,我的雙手長滿了厚繭。同學因我成績優異,刻意打聽我去哪裡補習,最終尾隨至家,目睹堆積如山的代工成品或半成品,從客廳漫到屋外,全都驚愕不已。
貧窮,讓我沒有退路,只能背水一戰。課堂專注認真,思路敏捷,觸類旁通;做事手腳麻利,有條不紊,不受任何嘈雜干擾;下課時間也常用來寫作業或讀課外書。直到離家念大學,家境好轉,我仍利用課餘時間打工、兼家教,辛勤以赴,換取酬勞。這是我「為生活而工作」、滿懷心事的青澀年代。
大學畢業我順利通過教甄,成為一名國中教師,此後家境慢慢步入小康。去除了經濟上的窘迫,我開始提高生活品質,追求更舒適、享受的人生;儘管我熱中於教育,但骨子裡其實是「為生活而活著」。
多少年來一直「為生活而工作」、「為生活而活著」,現在我想做回簡單、平易的自己。人生苦短,剩下的有限光陰,將著眼於心靈平靜、愉悅之事:旅遊、爬山、讀書、習字、參禪、學佛,拋開世俗功利的目的,徜徉在自然、文學與宗教哲思的大天地裡,瀟灑做自己。或許遍嘗人生千般滋味,再回首時,輕舟已過萬重山,內心感到清淨自在、平安喜樂,生命恬靜安適、富足美好,那便也無風雨也無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