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海抽屜 圖/Max
文/謝瑜真
印象中,媽媽總是笑著的。
她的笑聲豪邁像海,而我們家也真的靠海邊。只有工作的時候她是嚴肅的。媽媽早期在幫人車衣服,只要放在客廳的針車一開啟,家裡就會充滿機械轟鳴的聲響,有股化身成工廠的錯覺。小時候總被叮嚀針車危險,但我還是喜歡在針車休息時坐在它前面,看它的細節,打開它在桌台下的小小抽屜,那裡不出意料地放了些縫紉用品:車線、剪刀、針盒。但我總會一次又一次地重複打開它,總覺得下一次開啟抽屜,裡面就會出現不同的東西。
媽媽過世後,針車被收到一旁,但我還是時常過去打開那些抽屜,裡面是空的,但我知道還有東西收在裡頭。
後來,隨著年紀增長,我發現家的確是一個工廠,人是以各種材料壓縮提煉製造出來的,現在的我,也是媽媽一針一線車出來的。而抽屜的意義也不僅僅是存放。它會一直在那裡,包裹著不可視之物存在,在我們需要之前,在我們打開之前,我們總可以希望裡面放著什麼,而那將會是你所醞釀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