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去化官僚棄虛務實 重造台鐵

 |2021.05.01
2872觀看次
字級

太魯閣號事故後,台鐵新局長杜微上任,宣示會勇於推動改革,建立改善行車與工地安全的機制,全面防止破口。之前兩天,行政院甫舉行記者會,公布台鐵將以安全、安定、轉型為目標進行改革;媒體報導行政院長蘇貞昌將親自督導,每周開會盯進度。

在這些儀式性過場前一周,《天下》雜誌推出「這一次怎麼救台鐵?」專題報導,訪問兩位前交通部長、學者、台鐵員工,從財務結構、組織文化、管理體系,分析台鐵為何七年來提了十二份檢討報告,逾一千六百頁內容,已詳列所有問題,卻無力改善。一位卸任交通部長說,把活化台鐵土地當成改善財務虧損的藥方,根本是吃台鐵豆腐。《天下》也表示將每季追蹤報導,持續監督。

台鐵近期先後發生普悠瑪、太魯閣號高級列車出軌意外,死傷慘重;各界專家、賢達、乘客為行車安全與便捷運輸提了很多建言。行政院十八年前就同意台鐵改制國營公司,亦未執行。回首前塵,為何改革總未成功呢?

歸納根本原因是用公務機關行政體系運營事業,擺脫不了層層甩鍋、但求依法行政的官僚習氣;面對包袱輕的其他運輸同行競爭,台鐵像穿越時空到現代,有資源也有本事,卻派不上用場。

台鐵全名台灣鐵路管理局,隸屬交通部,幹部職稱是局長、處長、總工程司等官銜。既是政府機關自須仰承上命、配合政策、奉依法行政為圭臬。對照公司體制的交通事業,設董事長、總經理、經理分層授權,以滿足乘客需求、追求股東利益及照顧好員工生計為己任,體系不同調性殊異。

政府機關晉用人才一試定終身,捧穩鐵飯碗之道:規避風險,先求自保。避險辦法:訂定規範,堵住質疑。太魯閣列車出軌後,隨之加強的規範有防止異物侵入工地、臨軌邊坡安全設施規定、工地安全稽查、分區管理、優化遠端監控系統等。這些新舊工作規範是否務實?由誰執行?現場人力到位了嗎?

官僚體系做法是層層發公文下達指示,並把自己設定為檢查督導角色;現場實做的基層公務員不足,會再把業務發包給外部承商與專業公司。政府工程早已委外設計、施作、監造,名為尊重專業簽證;遇事故時則層層甩鍋卸責。台鐵效法政府機關之成例對應臨軌施工事故,指責承商未切實依照規範行事,宣布嚴懲、罰款;但自許的檢查督導任務,總也改革不了公文上嚴要求,到現場卻難落實的毛病。

政府行政機關應對監督問責,只要依法行政大體可保平安。有否撙節成本?有無增進公帑效益?多是言人人殊。像耗資數億元的燈會工程因防疫停辦,卻照常施工,隨後再拆除,政府照常依合約付款;任何賣場停辦燈展都不致如此枉顧成本虛耗財力。

政府依托稅收率爾行政,有狀況就藉網工宣傳移轉焦點,並操作黨政無懼問責。台鐵雖系屬政府機關,但經營實體事業,無權收稅,必須將本求利、講究效益。旅客是台鐵衣食父母,問責項目是服務品質與行車安全;交通運輸又是高風險行業,網工宣傳取代不了安全保證;發生事故,台鐵也無法類比政府操作黨政就減輕其責。

順應當下輿情關注,正是台鐵以客為尊、去化官僚的層層甩鍋、挑起責任、擦亮招牌的轉機,自應全力以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