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觀史】 吳育足智多謀

文/余遠炫 |2021.04.19
1527觀看次
字級

文/余遠炫

北宋制科考試第一人吳育,不僅文采燦然,剛直不阿,還是個足智多謀的人。西元一○三八年,李元昊建立西夏國自稱為帝,宋仁宗為此召開會議商討對策。群臣認為李元昊根本就是叛變,對於叛徒背骨,解決的方式就是出兵征討,群臣盤算小小的叛變,大軍開到就可輾平。

但吳育沒把事情想得這麼簡單,他認為李元昊這個人剽悍多詐,朝廷原先封他為平西王後,這個人就是反覆無常,爭取利益。現在既然已經稱帝,就很難叫他自己把帝號取消,不如援用宋朝初年對江南錢俶的方式,改個名稱安撫他,再來想辦法對付。但宋仁宗站在群臣這一邊,不聽吳育的意見,命令任福與葛懷敏討伐西夏,但都失敗,宋仁宗只好採用吳育的方式,封李元昊為西夏國國主,並開始重視吳育,升為翰林學士,累官禮部郎中。

後來契丹遼國侵略西夏,李元昊派人向宋朝求救,遼國也派人要求宋朝不要接納李元昊。遼國是契丹人建立的國家,危險又強大,宋朝打過幾次都沒打贏,真宗朝時訂立了澶淵盟約,約定為兄弟之國;但西夏是宋朝安撫的藩屬國,派人向宋朝請求援助,不答應他們,道理上也說不過去。宋仁宗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處理。

吳育知道後獻策說,西夏與遼國都是敵人,兩敵相鬥,我們應該坐收漁翁之利,如果急著接納李元昊,遼國會跟我們興兵問罪,到時李元昊也不會來幫助朝廷。所以我們應該救人,去勸說李元昊與遼國和好,同時也答應他內附,然後跟遼國說明,我們已經命令李元昊向遼國謝罪,如果不謝罪,就應當討伐。如此一來,西夏與遼國雙方就都不能怪罪我們。

宋仁宗聽從吳育的意見,果然解決了這樁棘手的外交問題,也讓北宋的邊境暫時獲得安穩。

吳育在知名度上,雖然沒有比小他三十多歲的後起之秀蘇軾高,但也是當代一位優秀的政治人物。他頭腦冷靜,為國為民,不畏懼權貴,所以贏得了宰相歐陽修的推崇,為他寫下墓誌銘,讓他的事蹟得以流傳。他縱然不像蘇軾般光芒耀眼,卻也是宋朝的歷史天空中,一顆劃過天際的流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