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背經沒那麼神 不背也沒那麼差

曾森(新竹市/文化工作者) |2007.09.26
526觀看次
字級

有名兩歲多的小女孩參與背經,背到一半不想背了,跑到外面玩了一陣子,才由家長帶回背完,讀經會考結束後,又引發讀經得失的討論,學者認為,背經帶有強迫性,擠壓小孩子的遊戲空間與時間。

讀經是不是一定要背經、幾歲開始背、背那些東西、背不懂的東西,對日後有沒有幫助?在討論讀經問題時,這些都應當考量。今日心理實驗盛行,卻很少人針對問題做細部實驗,因此只是各說各話,憑經驗下判斷,誰也不服誰。

兩歲開始背,沒必要;背易經,不適當;而且不是背愈多愈有幫助。但就此否定背經,又似乎太武斷,同樣地,近幾年流行的心算、故事屋、孩童擊鼓、擊劍,也都面臨同樣的考驗,基本上,只要是正面的,多少都有幫助,學跆拳強壯肌肉、刺激反應,對課業有幫助。

讓小學生聽些歷史故事,背點三字經、唐詩三百首、論語,增廣昔時賢文,沒有什麼不恰當,反而適宜,因為小孩子記憶力強,把握時機開拓他們的視野、豐富人生閱歷、奠定經典學習的基礎,正是時雨甘露。

有價值的東西很難一下子就懂,我有許多從教室聽來的理論,就業後才漸次明白,如果堅持懂了再背,注定要背一些隨手丟的垃圾,值得嗎?我國小背九九乘法表,當時不知道什麼碗糕,但後來應用起來卻很方便,不過至今對它是怎麼建構、怎麼積累的原理,卻仍不甚了了。

心靈的發展是多方面的,教育就是提供各種可能發展的環境和機會,順其自然,不要強迫,古人倡導讀經,或許就是看中小孩子的記憶力,為未來的學習奠定基礎,甚至引導人生方向,至於讀經的時機和內容,應該由老師和家長依個別情況斟酌、拿捏。

許多家長看到他的小孩能背那麼多東西,就心花怒放,產生資優的聯想,然而繼續觀察,倒也未必;反對者把讀經罵得一文不值、甚至認為殘害幼苗,事實亦不盡然。傳統中國背書的實驗行之有年,不是突發奇想,自然有它的功能和作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