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連假期間,中國大陸各地湧現出遊人潮,圖為四日江蘇揚州瘦西湖公園內遊客如織。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六日發布的《人類減貧的中國實踐》白皮書顯示,改革開放以來,按照現行貧困標準,中國七點七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其中白皮書強調「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是由中共總書記習近平「親自指揮、親自部署、親自督戰」。
白皮書說,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中國全面消除絕對貧困,提前十年實現《聯合國二○三○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減貧目標,不僅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件,也是人類減貧史乃至人類發展史上的大事件。白皮書還顯示,貧困地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二○一三年的六千零七十九元(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兩萬六千八百元)增長到去年的十二萬五百八十八元(約新台幣五十三萬元),年均增長百分之十一點六。
清明國旅恢復至疫前同期九成
不過,根據中國國新辦記者會文字實錄,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新辦主任徐麟在會中強調,「中國仍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遠」。
另一方面,中國大陸文旅部計算,今年清明節假期,全國國內旅遊出遊一點○二億人次,年增百分之一百四十四點六,恢復至疫前同期的百分之九十四點五,但旅遊消費完全恢復尚需時日。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表示,二○二一年清明節假期,全國國內旅遊出遊一點○二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年增百分之一百四十四點六,恢復至疫前同期的百分之九十四點五。實現國內旅遊收入人民幣二百七十一點六八億元,年增百分之二百二十八點九,恢復至疫前同期的百分之五十六點七。文化和旅遊部表示,國內旅遊市場正在有序復甦,但由於近程旅遊占比高、旅遊產品價格低、景區減(免)票等原因,旅遊消費完全恢復尚需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