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AZ疫苗打氣不佳,截至昨天為止,僅一萬六千四百五十人接種,眼見再二個多月,有效日期就要到了,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宣布四月六日起擴大施打對象,近四十三萬名醫事人員符合資格。近期各縣市收到中央指示,要求轄內被分配到疫苗的醫院,需常設「新冠疫苗注射門診」,並訂出每日施打瓶數,達標可領取三十萬補助,讓不少醫院抱怨「根本是把接種率轉嫁給醫院」,指揮中心回應,接種數僅為目標,盼能達標作為獎勵,不過該計畫目前仍在簽核中。
「接種率現在完全轉嫁給醫院」不願具名的醫院管理人員表示,日前地方衛生局召開說明會,指出從四月六日起,每一家被分配到新冠疫苗的醫院,須常設新冠疫苗注射門診,讓任何符合資格者「想打就能打」,更建議醫院要開設網路掛號等,醫院同時要負起「配對責任」,各醫院需達到指定的接種數,每天都必須要「開瓶」,湊不到十人也得狂CALL電話找人,約好臨時沒來,也得想辦法讓開瓶數達標。
不願具名的醫院管理人員說,中央稱只要達標就能給予三十萬元的補助,但是光常設注射門診的人事費就遠超過三十萬元,政府原先稱不會強迫醫事人員施打,但現在把醫院的接種數定出來,對外說是鼓勵,實際上就是給醫院壓力協助催出「接種率」。說明會現場有人提出,近期國內外的報導都影響接種表現,官員卻回應「你們是醫事人員,應該要相信科學,不該相信媒體」。
獎勵變壓力
恐適得其反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感染內科主治醫師張科說,此次被分配八百劑AZ疫苗,衛生局希望每天能打八瓶,目前院內施打率為百分之十二、衛星醫院百分之七,六日起擴大接種,盼能提升施打率。高雄衛生局近期為鼓勵施打新冠疫苗,舉辦抽獎比賽,最大獎為SWITCH主機。
台大醫院發言人王亭貴表示,新冠疫苗門診目前已常規開設,現在的目標就是「盡快打完被分配到的疫苗」;和信醫院表示,常設門診是一開始簽約的條件,提高接種率相信是各院都在努力的目標。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不看好政府的「催打措施」,他認為AZ疫苗目前的效果以及副作用都已經讓醫護人員有既定印象,後續想透過給醫院壓力增加接種率效益恐不大,給的壓力愈高,反彈愈大,恐適得其反。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常設新冠疫苗注射門診是一開始簽訂合約時的條件,目前確實有在規畫訂定獎勵機制,接種數等是獎勵的指標之一,不過,現在都還在呈核中未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