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雜論】 桓譚的堅持

文/龔敏迪 |2021.03.29
1433觀看次
字級

文/龔敏迪

東漢建立後,讖緯仍然是愚弄百姓的常用手段,可是桓譚卻上了〈抑讖重賞疏〉,指出:「今諸巧慧小才伎數之人,增益圖書,矯稱讖記,以欺惑貪邪,詿誤人主……復觀陛下用兵,諸所降下,既無重賞以相恩誘,或至虜掠奪其財物,是以兵長渠率,各生狐疑,黨輩連結,歲月不解。」

早在劉秀兄弟起兵前,還在「逃避吏新野,因賣谷於宛」時,李通就以圖讖遊說他:「劉氏復興,李氏為輔。」在宛城,還有「蔡少公等頗學圖讖,言劉秀當為天子。或曰:是國師公劉秀乎?光武戲曰:何用知非仆邪?」劉秀去新野後,當時在座的鄧晨對光武帝劉秀說,那時說的話,一定會應驗嗎?劉秀笑而不答。這裡的「國師公劉秀」指的是劉歆,因當時漢哀帝名為「劉欣」,與「劉歆」同音,必須避諱,就改名為劉秀了。

《漢書‧王莽傳》:「衛將軍王涉素養道士西門君惠。君惠好天文讖記,為涉言:星孛掃宮室,劉氏當復興,國師公姓名是也。」這個讖語幫了光武帝大忙。

稱帝時,他在長安讀書時的同學疆華,自關中帶來讖語〈赤伏符〉:「劉秀發兵捕不道,四夷雲集龍鬥野,四七之際火為主」,即位祝文也說:「讖記曰:劉秀發兵捕不道,卯金修德為天子。」

《後漢書‧桓譚傳》載:「是時帝方信讖,多以決定嫌疑。」桓譚的言論戳中了劉秀內心深處,讓他大為不快。後來劉秀要弄觀天象的靈台時,問桓譚:「天下事吾欲以讖決之,何如?」桓譚反讖緯的立場毫不動搖,說:「臣不讀讖」,還說「極言讖之非經!」劉秀大怒道:「桓譚非聖無法,將下斬之!」

桓譚的《新論》甚至說:「今楊子之書文義至深,而論不詭於聖人,若使遭遇時君,更閱賢知,為所稱善,則必度越諸子矣。」把楊雄提高到了不亞於孔子的地位。雖然他在批判俗儒時也引孔子的話:「蓋天道性命,聖人所難言也,自子貢以下,不得而聞,況後世淺儒,能通之乎?」可是如何解釋聖人、法,關乎皇權的根本利益,而讖也已經在權力的掌控之下。

最終劉秀雖然沒有殺桓譚,但七十餘歲的他,還是病死在去六安當縣丞的路上。作為一個思想家,在這樣的政治氛圍下還能堅持說真話,不能不說是難能可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