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勞工權益與勞工立法

 |2021.03.26
3886觀看次
字級

社論

年金改革與《最低工資法》立法,都是蔡總統競選時的主要政見。但拖延至今,勞保基金已經連續四年給付支出大於保費收入,去年赤字更將近五百億元,勞保基金再過五年(二○二六年)就將用罄,勞保破產已迫在眉睫。面臨勞工退休可能領不到老年給付的重大危機,目前政府卻不打算積極提案,面對各界詢問,總是採取「拖字訣」回應,目前連改革方向、具體時程都未提出來。

勞動部長許銘春日前赴立法院進行業務報告時表示,勞保制度改革「還在持續蒐集意見」,「一定會提出方案,但目前還沒有時程」,如此不負責任的說法,徒增社會焦慮與不安。行政院長蘇貞昌則在三個月前也只定調,勞保改革方案「最慢不會拖過二○二四年」,但一切方向都模糊不清。二○二四已是下屆總統、下任行政院長、未來勞動部長的事了。

至於五年後,中央政府每年必須撥補一千億元以上的補貼,才能挽救當年勞保基金不破產;而這千億元的天文預算都是民脂民膏,必然會危害國家財政健全。現今執政者只強調政府絕不會讓勞保基金破產,至於全民將付出的代價,卻避而不提,反正都是由下一任執政者承擔。

勞動部面對勞資雙方都高度重視的《最低工資法》立法一事,同樣是採取曖昧且模糊的態度。原本勞動部長許銘春面對各界詢問,都只表示「會盡快」;但勞動部日前召開基本工資工作小組會議,「就最低工資法草案交換意見」,勞動部官員會後轉述,委員們「已有默契」,「不急著推出《最低工資法》的立法」。

蔡英文總統在第一任競選時就提出《最低工資法》立法,初衷是要扭轉青年低薪與保障勞工最低生活水準;雖然這部法律不見得能翻轉低薪問題,但草案裡將最低工資的審議法制化,埋入理性客觀的計算標準。

現行每年針對基本工資的調漲,因未採用客觀的重要經濟指標做為計算基礎,每次勞資雙方總要像買賣東西一樣喊價,雙方爭得臉紅脖子粗,最終也是由政治力介入,逼使資方買單。但《最低工資法》草案裡,將「應參考」與「得參考」的各項經濟指標,列入計算最低工資的調整公式,讓勞資雙方對最低工資的調漲有客觀且可預期的標準,是進步與文明的作法。

勞動部在二○一九年總算將《最低工資法》草案送到行政院後,結果迄今毫無進展。按理說,目前是民進黨是完全執政,若真心要推動「最低工資法」,一定能達成目標,但拖了三年毫無動靜,執政當局拖延心態已昭然若揭。

勞動部日前找來委員們開會,竟然只是要釋出「不急著立法」的政策風向球,還大言不慚的說「勞資雙方都認為目前基本工資審議的運作相當和諧、有默契」,「若推動立法,恐引發勞資對立」云云。

政府的不作為,說穿了,完全都是政治算計。勞保破產大限在二○二六年,但二○二四年即有下屆總統大選,勞保改革又是重中之重的大事,何必在任內勇於任事,給自己找麻煩?《最低工資法》草案到立法院後,難保不牽扯到其他勞動議題或政策,平添變數,反正基本工資每年都還可以討價還價,因此沒有立法的急迫性。

政府口口聲聲關愛勞工,但相關政策落實度卻如此低,執政者與勞工的距離,顯然已漸行漸遠。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