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善用觀光資源 優化旅遊品質

 |2021.03.25
3053觀看次
字級

周六例假日苗栗南庄老街飲食店幾乎家家客滿,桂花巷遊客首尾相接成人龍般緩慢移動。商家店員和遊客多數都戴口罩,讓人對新冠肺炎疫情尚有一絲懸念。

南庄老街附近的瓦祿產業文化館,卻門庭寂寞,停車場空蕩蕩,庭院陽傘裡有臭蟲,館門上鎖不營業,臨溪吊橋處也未見人蹤。在竹苗廣播電台主持鄉土人文節目的旅遊達人李天正說,上班日丶例假日都曾領客人到訪瓦祿館,可惜都吃了閉門羹;瓦祿館有合宜房舍丶庭院與植栽,館藏具特色,卻不開門納客,實在可惜。

瓦祿(Walo)音譯自原住民賽夏族語,有蜂蜜丶糖與甜甜的意思。賽夏族先民初抵南庄東河一帶的山邊溪谷,看見很多蜂巢丶蜜蜂,就用族語瓦祿命名部落居住之地。南庄因林丶礦(採煤)產業人口增加,繁榮成市集;三十年前轉型成國民旅遊據點,匯集原丶漢飲食,並融入茶飲丶咖啡丶輕食等藝文風小店;既懷舊也時尚,吸引許多自駕遊客人到訪,熱鬧市況如同新竹縣內灣老街。

瓦祿追隨南庄的變化,是賽夏丶泰雅族原住民與客家人聚居之地,也是一日郊遊踏青的遊憇點。十六年前政府改造警察派出所為瓦祿館,收藏賽夏族織布機丶服飾丶工藝品;也常舉辦展演丶比賽等活動,辦活動期間提供接駁車服務;對比南庄老街的商業丶商品型態,有特色的差異化國旅資源。

各縣市類似瓦祿館的文化或產業展館所在多有,設計營建之初,有宗旨丶熱情,也有市場願景;但開張一段時間後,達不到自償性營運規模,即失去續航力,有的時斷時續,利用率低到無以為繼;有的乾脆關門歇業變成閒置公共設施。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全球,斷了境外遊通路,促成台灣本島及離島國旅市場異常紅火,花東丶澎湖的旅店丶餐飲生意都旺。今年歐洲正擔憂第三波疫情會阻斷遊興,美國確診數仍居冠,還可能被歐洲疫情波及;台灣的航空公司雖布局東北亞丶東南亞丶澳紐等地新旅遊航線,但疫苗護照非一蹴可幾,國際漫遊不確定因素多,國旅仍前景可期。

交通部期待疫情是台灣觀光業優化國民旅遊品質的轉機,在疫情之後能繼續吸引國人在國內旅遊消費。但從瓦祿館的例子觀察,欲達此目標,需貫徹執行力。假日南庄老街已人滿車滿,如有接駁車丶共享單車,若分流十分之一遊客至瓦祿享受山光水色,就能提供多元國旅的差異化風情。

鼓舞業管單位應多與地方旅遊達人丶網路播客丶區域傳媒合作,分享數位丶影音等必要資訊,一起探索地方文史,講動聽的故事,優化磁吸力。政府或企業開設的場館多為小眾市場,自難及樂園式場館規模,主事者不應以乏人問津就廢弛紀律,連開門營業都省了。

國旅投資貴在前人種樹後人乘涼,後人可能怨前人撈走了營建之利,留下爛攤子很難收拾;換個角度想,土地丶場館既已現成,只需充實人力,充實內涵,更易收效。德國杜伊斯堡的伯爵古堡型城市博物館,官民合作,數十年投資積累,仍持續演進;我各地方宜見賢思齊。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