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人物34】 科│技│專│欄│作│家 魯斯 揭示自動化未來 最佳生存之道

楊慧莉 |2021.03.20
2041觀看次
字級

文/楊慧莉

從工業化時代到AI時代,機器可以做的事情愈來愈多,甚至連創作也難不倒。《紐約時報》科技專欄作家魯斯也曾擔憂自己的飯碗將不保,但經過研究和觀察,他發現自己多慮了,因為每個人身上都有一項與生俱來的絕佳法寶……

危機四伏
當機器人什麼都會做時……


凱文‧魯斯(Kevin Roose)畢業於布朗大學,曾是《紐約雜誌》寫手,探討科技和創新議題紀錄片《真正的未來》(Real Future)的執行製作人;目前是《紐約時報》科技專欄作家,其專欄「切換」(The Shift)聚焦於科技、企業和文化的交會點。此外,他也是《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以及一個探索網際網路文化的播客節目「狡兔窟」(Rabbit Hole)主持人,並經常受一些主流電視和電台邀約上節目。

二○一五年,魯斯被美國《富比士》雜誌推舉為美國三十歲以下最傑出的三十位青年之一。二○一八年,他因一篇爆炸性的專題報導〈Ouster as Uber〉獲得羅布傑出商業財經新聞獎(Gerald Loeb Award)。

機器人也會報新聞?

有句話說,「科技,始終來自人性」,但當科技發展到了人工智慧(簡稱AI)已可跟人類智慧並駕齊驅時,人性可能就要備受考驗了。多年來,魯斯的報導與科技和人文有關,也早已留意到此危機。事實上,他於本月甫上市的新書《未來無憂》(Futureproof,暫譯),正是這種現象的解碼。

即便多數人尚無法一窺此書內容,但透過魯斯日前發表的演說,仍可得知他這些年來對AI時代的職場衝擊觀察和研究心得。

魯斯在二十來歲時就已意識到自己可能會被機器人取代。當時,他是一位報導華爾街股市等財經消息的媒體人。有一天,他聽說了一種新型的AI報導應用軟體,只要輸入一些數據,如公司財務報表或房地產清單數據庫,這套軟體會自動抓取重要部分,把它插進新聞報導,直接刊登,中間不用有任何人為界入。這些AI報導軟體贏不了普立茲新聞獎,卻是出奇得有效。許多主要的新聞機構已開始使用,有一家公司還說這種應用軟體已幫他們在一年內寫下三億則新聞報導,遠遠超出常人所為。

反其道而行才是對的

飯碗即將不保,讓魯斯因心生恐懼而花了幾年功夫研究這一波AI自動化趨勢。結果,他發現自己並非唯一的職場衰人,其他領域的職場人,包括目前在社會上享有威望或是屬高薪階級的,可能都難逃被取代的威脅。

舉例而言,醫師已得知機器學習演算法在診斷某些癌症時,可以比他們更精準;律師則碰到了一種法律AI,可以比他們更精確識破合約問題;谷歌最近做了一項AI實驗,發現AI做出的神經網路比他們自己的程式設計師編碼出的神經網路更準確。

儘管機器人取代人的程度讓人驚慌失措,但研究過程中最讓魯斯感到不安的是,人類對自動化未來的因應之道其實都弄錯了。多年來,傳統智慧裡,大家以為如果科技是未來,那麼我們就需盡可能的做到跟科技差不多。「由於擔心藝術家、作家和哲學家這些擁有軟技術的人最後只能幫機器人端咖啡,我們要人們學習編碼、研習數據科學、工程學和數學等硬技術。」

但魯斯從研究中得知,基本上反其道而行才是對的,也就是「與其跟機器競爭,不如增進人類技巧,就是那些只有人才辦得到的事,即牽涉到悲憫之心、批判性思考和道德勇氣之事。」

換句話說,當我們工作時,應該盡量表現出人性面。魯斯表示,對他而言,那代表要放進更多個人的部分。於是,他不再寫制式化的公司營收故事,而開始寫一些流露更多個性的文章,甚至著手撰寫金融詩集,還寫了華爾街一些有趣怪咖的人物小檔案,像是幫高盛集團人剪髮的理髮師。

讓自己活得更有人味

從人性切入的新工作角度,讓魯斯對自己的未來更樂觀了。以他的專業來說,人類可以教機器人如何摘要新聞或是寫出可以賺取大量點閱率的頭條,但要寫出好笑的有關債券市場的五行打油詩,或是把擔保債務憑證說得讓人明白,而不是睡著,這種本事卻是機器人所辦不到的。

而當魯斯愈鑽研,就看到更多的成功事例,他們不跟機器競爭,而是讓自己活得更有人味。舉例而言,他的會計師加羅法洛(Rus Garofalo)就不走傳統路線。他曾是喜劇演員,因此會把他的喜感帶進工作,讓魯斯覺得就算兩人為了列舉扣除額進行交談,也比買票去看一場喜劇表演更有趣。

事實上,加羅法洛也很有遠見,在稅務軟體都已出現的年代成立了另類的稅務公司「Brass Taxes」,雇用一群有趣的會計師,也開始從創意產業中尋找客戶,因為只有這種客戶才會珍惜有「人」帶領他們檢視稅務的價值。

根據牛津大學研究,稅務產業將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機會被自動化。技術上,魯斯該為加羅法洛擔憂,但他不會,因為加羅法洛已把稅務準備從一種例行工作變成一種有趣的人類經驗,而包括魯斯在內的很多人都願意掏錢享受他的服務。

各司其職
重拾人文價值 立於不敗之地


除了個人例子,魯斯也從某些夕陽工業中發現成功事例。其中之一便是馬可斯書店(Marcus Books),這是家小型、由黑人所開的獨立書店,坐落在魯斯的家鄉──加州奧克蘭市。

傳奇馬可斯書店

馬可斯書店很神奇,開店一甲子,是美國最古老的黑人書店,曾將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里森(Toni Morrison)等作家作品介紹給奧克蘭市居民。不過,最神奇的是,當許多獨立的實體書店過去幾十年來,因亞馬遜或網路書店竄起而失去競爭力,紛紛關門大吉,馬可斯書店至今仍屹立不搖。那麼,它是如何辦到的?

根據魯斯的觀察,這家獨立書店之所以能存活到今天,不是因為提供低價、最方便的電子商務通路,或最優化的供應鏈,而是它不只是一間書店;它是社區人聚集之地,好幾代的奧克蘭市居民在此學習和成長,且是一個很安全的地方,讓黑人顧客無被跟蹤或搜身之虞,一如老闆之一的李察森(Blanche Richardson)所說,「書店氣氛讓人舒服。」

醉翁之意不在酒

去年稍早,這家書店曾經暫停營業;一如許多企業,它的未來充滿不確定。當時,書店透過線上募資平台「GoFundMe」募款。接著,發生了黑人佛洛伊德(George Floyd)被殺事件。當街頭抗議行動如火如荼,馬可斯書店的訂購單也開始從全美各地湧現,從一天一百本書,接著兩百、三百……而今,它的銷售量是新冠疫情前的五倍,線上募款也超過二十五萬美元。

如果去看募資平台上的留言,就更可以明白這家書店這些年之所以能撐過來的理由。有個人寫說,「我們有責任保留像馬可斯書店這樣的社區珍貴之物。」另一個人則這樣寫,「我小時候就去馬可斯書店了,李察森對我好好喔。」

魯斯表示,「珍貴之物」、「對我好好」不是科技字眼,也跟書本無關,而是關乎人;拯救書店的是,它帶給顧客一種美好的經驗,而非交易行為。

永不過時的關鍵

未來,勢必會愈來愈自動化,讓機器人代勞,甚至當道,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如果有人也跟「曾經」的魯斯那樣,憂心自己被機器人取代,他的建議是與其花很多時間,把自己變成一部多產有效率的機器,倒不如專注於自己的人性面,去做機器所辦不到的事,「不管從事哪一行,都全面發揮自己的人性技巧。」

舉例而言,如果是醫師,就把病人當成自己的朋友,對他們極盡體貼關心之意,而非只是醫藥提供者;如果是律師,可以在審訊技巧和跟客戶的互動上多下功夫,而非整天只是起草訴訟書、合約等;如果是程式設計師,就多花時間了解程式使用者是否遇到困難,如有,就設法幫他們解決,而非只想努力達到下一季成長目標。

魯斯認為,以上才是讓自己永不過時的關鍵。他表示,跟機器人一較高下的做法,絕非明智之舉,而是該讓自己的人性部分嶄露頭角,不管是生活或工作,都要讓自己有更多的人性溫度,如此一來,就能讓自己無可取代,在職場上站穩腳步;「好消息是,我們不用學習一組編碼或額外配置一套演算法,一切所需,都在自己身上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