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如是說】不逆人意 星雲大師 |2021.03.17 語音朗讀 448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文/星雲大師人是群居的動物,在團體裡,如何受人歡迎?首先要能做到:凡事不執著己見,不主觀自我;對於別人的見解、看法,不能一昧否決,遇事何妨先設身處地替對方設想,如此才能在團體中不受排拒,進而發揮影響力。普賢菩薩十大願中的「恆順眾生」,就是對民意的重視,也就是「不逆人意」。「不逆人意」不是盲目的投其所好,不是鄉愿的曲意奉承;「不逆人意」是應世的慈悲、是處眾的智慧、是圓融人際的善巧、是廣結善緣的方便。佛教的「隨類應化、同事攝受」;儒家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都是化世的慈悲與智慧。能夠「不逆人意」,才能「應機說法」,才能「觀機逗教」。所謂「不逆人意」,就是凡對真善美的追求,必能「從善如流」,必不執著。有「不逆人意」性格的人,必肯「與人為善」,不但凡事OK,不輕易說NO,即使拒絕,也有替代。「不逆人意」就是對人的尊重包容。在生活中,兒女不逆父母之意,就是孝順;父母不逆子女之意,就是開明;屬下不逆主管之意,就是服從;主管不逆屬下之意,就是尊重;朋友相互不逆對方之意,就是知交。學習「不逆人意」,才能和平處事。現代人經常否決別人,要用「不逆人意」來修養自己。「不逆人意」是最高貴的修養,是最高尚的情操。佛陀十大弟子中,「解空第一」的須菩提,他對佛陀的尊重、順從,可以說「要他站,則不坐;要他坐,絕不站」;佛陀在因地修行時,身為須達拏太子,凡人民有所求,不論衣服、飲食、金銀珍寶、車馬、田宅等,甚至妻子兒女,無不施與,因此又稱「善施太子」。此外,禪師的「唾面自乾」、「老拙自倒」等,都非一般人所能為也。「不逆人意」的人做事能成;「拂逆人意」的人做事難有助緣。從政者若真能時時做到「民之所欲,常在我心」,必是廉明之吏,必受人民愛戴;修道之人,若能時時懷抱「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必是有德之士,必然道業有成!「不逆人意」,實乃處世的最高智慧與涵養!——摘自《星雲大師全集135‧迷悟之間1》圖/取自網路 前一篇文章 降血糖「扣糖緩釋錠」 自主回收1600萬顆 下一篇文章 陸頒「農林22條措施」 台商:可能吸引更多台灣農業西進 熱門新聞 01【詩】夏身2025.08.1502佛光山佛館 台灣最強博物館2025.08.1303北區知賓培訓 以專業服務廣度有緣人2025.08.1404社論--許倬雲院士的悲願2025.08.1305挑戰你我認知 超級地球數量超預期2025.08.1706泰華寺致力譯經 促南北傳佛教融和2025.08.1407超新星爆炸 害地球物種大滅絕2025.08.1708IABS大會 佛光山AI佛典翻譯受矚2025.08.1509陳英俊 春風化雨途中法律助人2025.08.1610屏東講堂 佛光兒童發願奉行三好2025.08.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星雲大師如是說】處事禪心【星雲大師如是說】人間佛教【星雲大師如是說】正信之美【星雲大師如是說】輪轉相繼【星雲大師如是說】有情的層次【星雲大師如是說】六忍歌 作者其他文章星雲大師:供養的種類《星雲法語》人生四品星雲大師:四藝與人生星雲大師:如何養性星雲大師:正信之美星雲大師:養「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