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音樂家鮑元愷與臺灣的緣分《聽見臺灣》

文/吳孟樵 |2021.03.13
2208觀看次
字級

文/吳孟樵

10年間,9度受邀來臺,鮑元愷深入臺灣的城鄉,聆聽北管南管演奏、原住民部落孩童嘹亮的歌聲;採擷臺灣民俗樂曲;參觀廟宇、登高山……再將這些感受,創作出《臺灣音畫》:〈玉山日出〉、〈安平懷古〉、〈宜蘭童謠〉、〈恆春鄉愁〉、〈泰雅情歌〉、〈鹿港廟會〉、〈龍山晚鐘〉、〈達邦節日〉等八大章交響樂曲。

記憶可以是一座山、一汪海、一首曲子……,甚至是一個包子。包子的製作過程是聽著音樂,那麼,是否可以想像:當人們咀嚼起包子,滋味悠然地響起樂音。

音樂與電影又是怎麼地相遇?以首部作品《謝錦》創下成績的導演崔永徽,因多年前幫忙製作《臺灣音畫》影音光碟而與音樂結緣,並以這題材進行拍攝紀錄片《聽見臺灣》。

採擷臺灣民俗樂曲

音樂家造訪包子店,包子店老闆如數家珍地說起音樂家的樂曲,還拿出音樂家的CD,音樂家主動為這張CD簽名。這般的相遇,看似「刻意」的連結,卻是切合民生話題的感動際遇。

這位音樂家是鮑元愷,一九四四年出生於北京,自幼沒有受過音樂教育,卻在少年時,以天賦的音感考上北京的中央音樂學院的附中,至此走上音樂家的道路,但也非一路順風,歷經文革,以「反革命」罪名被羈押五年。之後,繼續音樂之路。在教學與作曲中,融合東西方樂器與樂理,寫出一齣齣的交響樂曲,更以《炎黃風情——中國民歌二十四首管弦樂》使得中國交響樂在西方樂壇成名。

一九九四年,他五十歲生日當天收到臺灣省交響樂團的邀請函,請他在當年四月到花蓮參加由臺灣省立交響樂團主辦的作曲家研討會。於是,與臺灣的緣分連續到二○○五年。十年間,九度受邀來臺,深入臺灣的城鄉,聆聽北管南管演奏、原住民部落孩童嘹亮的歌聲;採擷臺灣民俗樂曲;參觀廟宇、登高山……再將這些感受,創作出《臺灣音畫》:〈玉山日出〉、〈安平懷古〉、〈宜蘭童謠〉、〈恆春鄉愁〉、〈泰雅情歌〉、〈鹿港廟會〉、〈龍山晚鐘〉、〈達邦節日〉等八大章交響樂曲。造訪過的地景與創作的樂章有他與臺灣的情感,他說:「臺灣把我重新焠了一遍火」。

挖掘出庶民的歷史

是這把火,讓他燃燒熱情。觀眾可以看到他的笑容很純真,非常投入地觀看部落孩童的演唱,讚歎臺灣可以保存這麼純粹的文化。而玉山的風貌,帶給他很大的感動,他說那是風骨,「神的風骨」。他知道臺灣已有很多音樂家在進行專業的採擷民樂(例如最早期是史惟亮與許常惠兩位音樂家的民歌採集運動),而他是為自己在臺灣進行這些採擷。以月琴演奏的恆春歌謠〈思想起〉,非常打動他。在這些採擷過程中,他體會到臺灣的風采。眾所周知的〈高山青〉,則是做為《臺灣音畫》演出後的安可曲。他認為如果沒有這十年身在臺灣,就沒有他今天的文化成果。

二○○○年二月二十七日晚間,由亨利.梅哲(Henry Mazer,一九一八~二○○二)帶領臺北愛樂管弦樂團在國家音樂廳舉行《臺灣音畫》全套曲目的首場演出,成為梅哲生前最後指揮演出新作品的音樂會。繼之,臺北愛樂管弦樂團又在次年將這部組曲帶到瑞典和芬蘭演出。

這部紀錄片的拍攝期更早於崔永徽執導的首部劇情長片——來自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只有大海知道》(二○一八年上映)。猶如社會學者對於一個議題或是人物的探究,挖掘出影響土地與庶民的歷史。在傳遞的故事中,形塑記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