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全台水情吃緊,產業界積極節水,鋼鐵、紡織被視為傳統產業中的用水大戶,業者透過設備改善,多次使用回收水,藉此提升用水效能。
中龍鋼鐵表示,近三年用水回收率均達百分之九十八點五以上,每滴水可充分利用四次,整體用水量降低至每天五萬噸,相較建廠初期須達十點五萬噸,已有明顯成效。
中龍也推動「福田放流水回收再利用計畫」,並在去年九月簽訂用水契約,「福田水案」完工啟用後,將可供應中龍每天五點八萬噸再生水。
至於紡織業部分,染整技術複雜,用水量龐大,業者透過廢水處理設備,以再生水取代新水,藉此達到省水效果。
福懋主管指出,Nike、Adidas等國際品牌注重製程,供應商須達到節能、省水、使用綠電生產等條件。為符合客戶要求,福懋早已砸下重金改善生產設備,福懋目前用水回收率達六成,且紡織品與染液的比重大幅改善。舉例來說,先前一公斤染料需用十公斤水,現在染料與用水比例已經達到一比五,用水效能提升。
宏遠透過再循環系統,落實水資源再回收,宏遠主管說,透過回收設備,一滴水至少能使用兩次。其中,織布用水較潔淨,可以使用三次以上;而染整用水成分較複雜,但經過設備過濾後能使用兩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