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牠】 防堵新冠後 另類病毒來襲

 |2021.02.28
1724觀看次
字級

文/本報綜合報導

BBC報導,泰國病毒專家蘇帕蓬.哇卡拿魯薩蒂(Supaporn Wacharapluesadee)過去10年和他的團隊對許多動物進行採樣,實驗主要重點就是蝙蝠,研究顯示,蝙蝠確實攜帶許多類型的冠狀病毒。

2020年1月,其團隊短短幾天內就掌握了中國大陸武漢肺炎病毒的正確資訊,發現新冠病毒(COVID-19)並不是起源人體的新病毒,而是與在蝙蝠身上採樣的多種冠狀病毒最為接近。

新病毒的來臨

目前全世界還在與新冠病毒苦戰之際,哇卡拿魯薩蒂已經留意到有另一種病毒可能引發的威脅。由於亞洲熱帶地區擁有豐富多樣的生物種類,這也是大量病原體的家園,出現新型病毒的可能性極大。這些地區的人口不斷增加,人類與野生動物頻繁接觸,也提高了新型病毒傳播的風險。

哇卡拿魯薩蒂的研究團隊對數千隻蝙蝠進行抽樣,發現了許多新的病毒,且大多是冠狀病毒,這些都是可以傳染給人類的致命病原體,其中包括立百病毒(Nipah virus),果蝠是這種病毒的自然宿主。哇卡拿魯薩蒂說,目前還沒有治療方法,而且這種病毒致死率很高。立百病毒的死亡率從40%到75%不等,具體數字取決於疫情發生的地點。

世界衛生組織每年都會審查可能導致公共衛生的病原體,立百病毒就是世衛組織關注的前10名傳染病,主要是亞洲已經發生幾起立百病毒疫情。立百病毒的危險性有幾個原因,首先是潛伏期很長,據報導,有一例潛伏期竟長達45天,這意味一個受感染的病人就足以將立百病毒傳播開來,甚至病人自己都不知道已經感染。其次,立百病毒還可以感染多種動物,使得病毒傳播的範圍更大,而且立百病毒會透過直接接觸或食用受汙染的食物而感染。

感染立百病毒的病人可能會出現呼吸道症狀,包括咳嗽、喉嚨痛、肌肉疼痛和疲勞,也可能罹患腦炎,致使腦部腫脹,甚至導致癲癇和死亡。這必將是世衛組織力圖防止擴散的傳染病。

風險無處不在

柬埔寨西北部桑卡河畔的馬德望,每天清晨5點市集開張的街景──堆滿貨物的手推車停在臨時搭建的攤位旁邊,上面蓋著五顏六色的布棚,攤位上賣著各種形狀的蔬果。這是一個尋常不過的畫面,直到你抬頭望向天空,才會察覺有異,頭頂的大樹上竟掛著成千上萬的果蝠,牠們的糞便就排洩在人們的周遭,仔細觀察,會發現街道的頂棚上全是蝙蝠排洩物。金邊巴斯德科學研究實驗室病毒學部門負責人維斯那東(Veasna Duong)說,人和流浪狗每天經過這裡都可能會淋到蝙蝠尿。

維斯那東發現在柬埔寨很多地方,人類日常生活都與果蝠和其他動物混雜在一起,馬德望早晨的街市僅是其中之一。他的研究團隊認為,人類和果蝠之間的任何接觸都是「高風險接觸」,也就是說果蝠身上的病毒極可能傳播給人類。他表示,這種接觸會使果蝠身上的病毒發生變異,導致病毒的大流行。

儘管存在危險,但人類與蝙蝠的密切接觸不勝枚舉。維斯那東說,在柬埔寨和泰國的市場、宗教場所、學校,或是寺廟等旅遊景點都能看到果蝠,這兩個國家都有大量的蝙蝠。吳哥窟每年要接待超過上百萬的遊客,也就是說,僅在吳哥窟一處,立百病毒每年就可能有百萬次機率,從蝙蝠身上傳染給人類。

維斯那東的團隊還發現其他高風險情況,在柬埔寨和泰國,蝙蝠糞便是一種很受歡迎的肥料,在工作機會甚少的農村,出售蝙蝠糞是一種謀生之道。維斯那東發現當地人甚至歡迎果蝠在他們家附近築巢,以便收集蝙蝠糞出售。

然而,許多蝙蝠糞採收者並不知道他們將面臨什麼風險。維斯那東說,研究採訪對象有60%不知道蝙蝠會傳播疾病,他們缺乏這方面的知識。因此,維斯那東認為,教育當地人了解蝙蝠帶來的危險,是一項重要的任務。

大自然的反撲

隨著人口增長,人類為滿足日益提升的資源需求,破壞了野生動物棲息地,其結果是加速疾病的傳播。曾經因為蝙蝠棲息地遭破壞導致立百病毒的爆發,例如1998年,馬來西亞爆發的立百病毒導致上百人死亡。此次疾病研究結論是,森林大火和當地的乾旱使得蝙蝠遷離其自然棲息地,迫使牠們改而以農場的果樹棲身,與農場飼養的豬一起生活,在生存壓力下,蝙蝠釋放了更多的病毒。也因為與原不相關的物種近距離接觸,使得蝙蝠身上的病毒傳染給豬,然後再傳染給農民。

蝙蝠對人類是有威脅的,其身上存在許多的病源體,例如,立百病毒和新冠病毒,以及伊波拉病毒(Ebolavirus)和SARS病毒。是否因此應該消滅蝙蝠以根絕這些病毒?對此問題,一體化健康實驗室(One Health institute Laboratory)主任特蕾西.戈爾茨坦(Tracey Goldstein)表示,除非我們想讓情況變得更糟糕。

戈爾茨坦指出,蝙蝠在自然生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蝙蝠能為500多種植物授粉助其繁殖。他說,蝙蝠在疾病和蟲害防制上發揮了重要的功能,比如蝙蝠會吃蚊子,可減少瘧疾的發生。他說,從疾病的角度思考,捕殺蝙蝠已經被證實是有害的。如果一個物種數量下降,牠就會自然加速繁殖,結果讓人類更容易受到感染,撲殺動物反而導致增高傳染的風險。

儘管與果蝠接觸會有高風險,為什麼柬埔寨至今還沒有爆發立百病毒疫情?這是否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或是柬埔寨果蝠的病毒與馬來西亞有所差異?又或者不同國家的人與蝙蝠的接觸互動方式不同?維斯那東的團隊正在積極尋找答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