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趣談】 元宵節求子習俗

文/戴永夏 |2021.02.25
827觀看次
字級

文/戴永夏

元宵節又叫上元節,是農曆繼春節的第一個重要節日。這天晚上,皓月當空,花燈萬盞,真個是「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人們在吃元宵、觀花燈的同時,還上演著許多有趣的民俗活動,「求子」就是其中之一。

舊時元宵求子的形式很多,主要如下:

摸釘求子。過去在北京等地,婦女們常在元宵之夜列隊出遊,到各城門去摸門釘。黑暗中摸中門釘者,即為生子之兆。這種風俗,俗稱「摸釘兒」。

龍燈求子。過去在長沙等地,有元宵節玩龍燈的習俗。有的婦女久婚不育,便坐於堂中,家中人拿些錢米請龍燈進屋舞動,並讓龍燈在於該婦女身邊盤繞,據說這樣就會得孕。

而在廣州等地,元宵夜求子的形式更為豐富多采,試舉幾例:

占花祈子。即到金華夫人祠燒香求子。傳說金華夫人少為女巫,善擺弄鬼神,未曾嫁人。有一天她失足跌入湖中溺斃,死後屍體數日不腐,且發出異香。不久湖中浮出一尊木偶,其相貌和金華夫人一模一樣,人們便把這尊木偶供奉起來,求子常得靈驗。婦女有謠云:「祈子金華,多得白花,三年兩朵,離離成果。」這裡說的「白花」指男孩,語出《詩經》中的「華如桃李」。「多得白花」,正迎合了當時人們重男輕女的思想。

東行乞子。據清代李調元《南越筆記》記載:元宵節晚上,廣州的仕女多東行到神廟裡去求子。她們在神像前供上百寶燈,以祈得添子的好兆頭。得到佳兆後,便從社廟裡提燈回家。如果生了兒子,來年元宵節還要到社廟答謝神靈。還有的在元宵節這天向廟裡「請燈」:用紅柬寫上某宅敬請字樣,黏於燈上。三天後廟祝將所請之燈送至家中,謂之「送燈」,俗信這樣可以添丁。

釆青宜男。釆青又叫「偷青」,就是元宵節晚上到別人園中偷取青菜。偷青不但能使人聰明,還能讓婦女多生男孩。正如清人葉廷勛在〈廣州西關竹枝詞〉中所云:

不夜元宵徹鼓鑼,蓬萊基尾踏春過。

宜男俗尚青青菜,採送床頭結子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