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隻小狗,刨土埋葬了母親的遺骨,這則故事令人傷心落淚,也感人至深。圖/吳奕璠
文/林少雯
三隻小狗,刨土埋葬了母親的遺骨,這則故事令人傷心落淚,也感人至深。
在現今江蘇省中部的淮安地區,曾有一戶人家養了一條母犬,母犬生下三隻小狗後,沒多久,母犬就被主人宰殺,烹煮吃了。
小狗忽然之間沒有了媽媽,但牠們很有靈性,知道媽媽已經喪生,非常悲傷。牠們在主人吃剩丟棄的剩菜剩飯中翻找,找到了媽媽的遺骨,悲痛地各自用嘴銜起幾塊骨頭,跑到屋外的空地,用腳蹄子刨挖泥地,將媽媽的遺骨埋葬在土裡,然後匍匐在土堆上悲鳴不已。
左右鄰居見到小狗埋葬母犬遺骨的情景,都覺得不可思議,大受感動。三隻小狗孝心葬母的故事後來被傳為美談,人稱「孝犬」。
這則悲慘故事出自古籍《聖師錄》。
鶴子對此點評道:「泚顙掩親,迫不及待,想見三子悲哀含骨,蒼黃抱土時也。」意思是,額頭汗涔涔地,也要迫不及待地掩埋自己的父母,不能讓父母的屍骨暴屍在外。
「泚顙掩親」典故出自孟子說的:「蓋世上嘗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於壑。他日過之,狐狸食之,蠅蚋姑嘬之。其顙有泚,睨而不視。」曾有人在親人亡故後,不加以埋葬,反而將親人的屍身丟棄在荒野溝壑之中,任由狐狸分食,被蠅蚋圍繞吸吮。當他有一天經過時,見此情景,額頭不禁冒出冷汗,心中慚愧惶恐而不敢直視。
三孝犬的故事,有詩頌曰:
爭相銜骨妥荒隅,
伏地悲號淚血枯。
人子愈多親愈苦,
一抔何處待青烏。
故事中的三隻小狗,孝心不輸萬物之靈的人類,牠們含悲忍淚,銜起母親遺骨並加以埋葬。想像三隻小狗當時的悲痛心情,怎不令人潸然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