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哪裡來】 真空與大氣壓力 文/胡妙芬 |2021.02.17 語音朗讀 4158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陳彥伶 德謨克利特 460BC~370BC 古希臘哲學家 呵呵,世界是「多」,不是「一」。世界是由不連續的原子和虛空組成。所以真空是必然存在的喔。圖/陳彥伶 嗚,怎麼又是我? 別傷心,您還是很偉大的啦! 亞里斯多德圖/陳彥伶 噗,裡面的零食又沒變多。圖/陳彥伶世界是一個均勻、永恆、不可分割、形狀為球形的「一」 。圖/陳彥伶怎麼吸不起來?圖/陳彥伶 文/胡妙芬歷史像一條幽幽的河,慢慢的流向17世紀。但是,物理學家們與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的對決還沒有結束。教會對於科學的箝制已經漸漸鬆開力道,但是教會向大眾灌輸的亞里斯多德學說,畢竟已經盤桓歐洲好幾個世紀,人心一時之間難以改變,科學家們必須提出更有說服力的理論與實驗,才能扳倒教會與亞里斯多德的論點。真空存在嗎?這一次的物理對決,主題是:「世界上到底有沒有『真空』?」;帥氣的男主角則是大科學家伽利略(Galilei)的學生──托里切利(Torricelli)。從今天的角度看來,抽真空、真空管、食品真空包裝……真空的應用處處可見,人們早已習慣真空存在的事實。但是在遙遠的古代,「真空」存不存在,就是一個吵了幾千年也還沒有定論的議題。古希臘哲學家們就經常爭論:世界上到底有沒有真空?生活在義大利南部的巴門尼德(Parmenides)就認為:但是,主張「原子論」的德謨克利特(Democritus)可不這麼想。他認為──很顯然,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比較貼近現代科學。但是對兩千多年前的古人來說,原子看不見、摸不著,原子論太抽象,更別說「真空」了!所以,支持原子論和真空存在的聲量,明顯比支持真空不存在的聲量小很多。被中世紀教會奉為聖賢的亞里斯多德,也認為「真空不存在」。他說了一句簡單扼要的名言:「萬物厭惡真空」(nature abhors a vacuum),意思就是在任何空間只要出現空隙,其他物質會立刻填補進來占據這個空缺。隨著亞里斯多德誤打誤撞成為中世紀的學術權威,這句「萬物厭惡真空」也統治人們的思想一千多年;所以即便到了17世紀,人們還是不相信大自然有真空存在,直到托里切利(Torricelli)出現。下回請看托里切利與「抽水機」鬥智的故事。(待續)福報小學堂發問1原來地面上的大氣壓力這麼大!每1平方公方的面積就承受大約1公斤重的大氣。這種大氣壓力是怎麼來的呢?老師答:很簡單,大氣壓力就是空氣分子的重量造成的!雖然空氣感覺很輕,但別忘了,大氣層的厚度超過一千公里!這厚厚的空氣全部累加起來,壓在我們身上,說是每個人都頂著「百斤的重擔」一點也不為過!還好,人的骨骼、肌肉,天生就具有抵抗大氣壓力的強度,所以我們平常對大氣壓力沒什麼感覺。除非是到大氣壓力較小的高山或高空,才會觀察到空氣壓力不同造成的差別:從平地帶上山的零食包,會因大氣壓力變小而變得鼓鼓的;爬山、坐飛機時,耳朵也會因氣壓改變而覺得「塞塞的」,甚至耳朵痛。發問2氣象報告中常提到太平洋「高壓」或熱帶「低壓」一類的名詞,這和大氣壓力有關嗎?老師答:老師答:氣象報告中的高壓、低壓,指的就是大氣壓力的高或低!這是因為空氣「熱脹冷縮」:當空氣遇冷收縮,密度就增大,重量加重,使氣壓升高;相反的,空氣受熱膨脹,密度變小,重量減輕,氣壓就降低。所以氣壓遇冷會變高、遇熱會變低;而且空氣會從高壓往低壓處流。因此台灣在冬天時若遇上「大陸冷高壓南下」,就表示天氣即將變冷了。發問3據說,吸盤式的掛勾是利用「大氣壓力」的原理。生活上還有哪些應用到大氣壓力的例子呢?老師答:為了避免在牆上打洞,人們發明吸盤狀的橡膠掛勾來代替釘子:只要把吸盤裡的空氣擠光,大氣壓力就會使吸盤緊貼牆壁。我們用吸管喝水,也是靠大氣壓力幫忙:只要輕輕吸走吸管內的一點液體,大氣壓力就會把杯內液體「壓」進吸管和我們口中;如果是在幾乎真空的月球上,沒有大氣壓力,想用吸管喝水就難了!本文摘自《科學史上最有梗的20堂物理課》親子天下出版 前一篇文章 【我家哪有 這麼科學】 從翹翹板獲得靈感 翹翹枕發明 下一篇文章 【科學研究部】 直升機研究❾ 遙控器 熱門新聞 01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2退休之後2025.05.0103【何處不交朋友】可敬的朋友2025.05.0504【人間氣象】 致青春未遂2025.05.0205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068 方法有效 對治胃食道逆流2025.05.0307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08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2025.05.0209世界密碼日 守護數位資產2025.05.0110【創作花園】居家環境大作戰2025.04.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小粒子 大未來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頻率對了就共鳴巨蛋邀大家同樂全球巨蛋大比拚摩斯密碼二三事 作者其他文章【福報小學堂】 愛因斯坦的大腦 是否跟一般人不同?【福報小學堂】 自己動手做電池【福報小學堂】 磁場會讓人生病嗎?【科學哪裡來】 東西 愈重掉愈快?燃燒時, 火與煙是 什麼物質?【科學哪裡來】 奠定電學基礎歐姆